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推广 >> 实用技术 >> 阅读文章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下乡网 发布时间:2010-05-17 查看次数:9157

 

前段时间干旱,近期多雨的气候引起湖北、重庆、贵州、云南等地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 由于此病田间发病流行速度快,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已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宜采取以抗病品种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三方面。①选用抗病品种。中国已育出上百个抗病品种,大大减轻了晚疫病的威胁。②减少菌源。首先要从无病留种开始。留种田除严格进行化学保护外,还应增高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病菌随雨水渗入土中侵染。提倡割蔓晒地两个星期后收获,在入窖、播种前淘汰并处理好病。③化学保护。在检查到中心病株出现,或根据晚疫病发生的短期预测,进行喷药保护。施药方法除了喷雾,还可以根施。选用主要药剂:金消康0.5%氨基寡糖素),使用方法:(1)叶面喷雾:在发病初期稀释8001000倍,间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病重时稀释400600倍,间隔3~4天喷一次,并与相应的杀菌剂混用提高药效。(2)灌根:稀释800倍每株200250ml,根据病情可连灌2~3次。使用金消康的同时,可加入乐乐300倍液,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金消康0.5%氨基寡糖素)是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根据免疫学及生态学原理生产的新型海洋性生物杀菌剂,属甲克素农用杀菌剂系列,主要成分是氨基寡糖素(成分含量≥0.5%)。该成分可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反应即“系统活化抗性”,使作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该产品特有的细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复,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1:马铃薯晚疫病症状识别

(一)症状

发生于叶、叶柄、茎及块茎上。

1.叶部症状  病害常先从植株的下部或中部叶片发生,初期出现苍白色或水渍状深绿色小斑块,逐渐扩大,往往自叶尖或叶缘向叶中部发展,或从中部叶脉附近形成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与叶面病斑相对的背面病斑呈褐色至黑色,周围长出白色的霉状物,呈稀疏粉状轮纹,病斑边缘常出现一圈淡绿色或暗黄色的晕圈。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和茎部,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的叶片和茎秆变黑,发病植株成塘或整丘枯死呈湿腐状,故有的地方农民称马铃薯晚疫病为瘟病。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成褐色,不产生霉状物。

2.茎部症状  茎部的病斑是在皮层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开裂或开裂,在潮湿条件下也会长出稀疏的白霉。茎部的感染可从叶柄的病斑扩展至茎部,也可以从带病种薯侵入幼苗后向上扩展所致。带病种薯形成的病苗是中心病株。

3.块茎症状  受感染的薯块初期在表面出现淡褐色或稍带紫色的圆形或不规则褪色小斑,以后稍微下陷。病斑向薯块表层扩展,有的扩展到内层,呈深度不同的褐色坏死组织。受晚疫病侵染的薯块为其他病菌、特别是细菌造成了侵入的途径。在细菌相继侵入后,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软腐,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入窖的薯块若带有晚疫病,在适合条件下病斑会继续扩大,再加上软腐细菌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烂窖。

在观察马铃薯晚疫病症状时应注意与早疫病的区别:早疫病的病斑一般呈褐色干枯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同心轮纹,病斑的扩散易受叶脉限制,病斑易碎,不产生白色霉状物。而晚疫病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没有同心轮纹,其上的白色霉层十分明显。

(二)侵染循环

病原物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Mont.) de Bary],属卵菌,霜霉目

1.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菌越冬后对寄主的初次侵染为初侵染。初侵染后从发病的寄主上产生的孢子继续侵染周围的植株称为再侵染。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期有多次的再侵染,因此容易造成流行。

2.传播  晚疫病菌的传播主要借助气流传播,资料表明,晚疫病菌的孢子囊可以随风传得很远。在田间病株上的孢子囊还会随雨滴进入土壤,随流水传播。潜伏在种薯里的菌丝和孢子囊随种传播,当种薯被用于国内外贸易时病菌随种跨省或国作远距离传播。

3.越冬越夏  菌主要以菌丝潜伏于薯块中越冬,因此,带菌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其次,遗留田间的病薯及病残体也是初侵染源之一。特别是双季种植地区,前季遗留在土壤中的病薯、病残体及受侵染的自生苗,往往成为当年下一季的初侵染源。播种时淘汰的带菌薯块,任意丢弃室外或田边地角,会产生孢子囊,借助空气传播,引起田间植株发病。

(三)发病条件

1.发病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当气候条件适于发病时,从开始发病到全田枯死,仅需几天到十几天。病菌生长的最低温度为4℃,最适温度为18℃20℃,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21℃,在此温度下,相对湿度接近100%时,孢子囊迅速形成。在温度16℃21℃,相对湿度95%以上,都有利于田间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游动孢子形成和释放的最适温度为10℃13℃,在这种温度下,释放的游动孢子迅速萌芽侵入。因此,低温与阴雨天最有利于晚疫病的流行。总的来说,气温在10℃24℃湿叶期连续几天超过8小时,晚疫病将严重发生。

2.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有利于发病;种植密度大使小环境湿度增加,也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致植株徒长有利病害发生,增施钾肥可减轻为害。         

3.发病与马铃薯的品种的关系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不同。株型匍匐、叶片平滑宽大、叶色黄绿的品种较易感病;株型直立、叶片小而多茸毛、叶色深绿的品种较抗病。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多的品种易感病,反之则较抗病,龙葵素含量高的品种较抗病。马铃薯的不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抗病性也不同,幼苗期抗病性较强,开花期前后最易感病。顶部叶片较抗病,中部次之,下部叶片较感病。植株生长后期生活力下降,容易感病。

(四)晚疫病发生的田间观察

1.中心病株的检查  当出现上述适合晚疫病发生的天气后,从6月下旬开始就应注意观察晚疫病发生情况,特别应注意中心病株的出现。中心病株的症状最初出现在植株的基部,病菌在幼苗上沿着皮层向上生长,在茎基部形成不明显的褐色斑点,在适宜条件下,病斑不断发展,形成黑色短条或环形病斑,在湿度大时,黑斑表面会产生稀疏的白霉。

2.晚疫病发生的短期预测  低温与阴雨天气最有利于晚疫病的流行。因此当气温较低、阴雨或多雾天气出现,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晚疫病。一般气温在10℃24℃湿叶期连续几天超过8小时,晚疫病可能严重发生。

2金消康0.5%氨基寡糖素)

防治对象及范围:可防治蔬菜、瓜果、经济及粮食作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害。登记作物:番茄,烟草,防治病害:晚疫病,病毒病。

专家推荐适用作物及防治对象

适用作物

       防治对象

黄瓜、辣椒

灰霉病、霜霉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

西瓜、草莓

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炭疽病

棉花

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

葡萄、猕猴桃

根腐病、白粉病、黑豆病

水稻、小麦

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

油菜、花生

菌核病、叶斑病、霜霉病

烟草

花叶病毒病、青枯病、星病、炭疽病

香蕉、柑桔

叶斑病、炭疽病、茎腐病、黑星病、疮痂病

苹果、梨  

轮纹病、腐烂病

姜、大蒜

、根腐病

        

 

 

 

 

 

 

 

 

 

 

 

 

 

 

 

 


 

(一)作用机理

1)寡糖诱导抗病性组织病理学机制:用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植株叶片,可诱导黄瓜产生白粉病的抗病性,寄主细胞对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以及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颜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多层次结构的乳突,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有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外质膜皱褶,颜色加深,吸器外基质中出现颜色加深的颗粒状电子沉积物;寄主细胞质紊乱,细胞器解体,整个寄主细胞解体、坏死。氨基寡糖素处理使烟草对TMV病毒侵染产生了诱导抗病性,系统侵染症状明显减弱。

2)寡糖诱导抗病性生理生化机制:氨基寡糖素提高橡胶树对白粉病的抗病力是通过诸多方面起作用的,包括促进叶片角质层和上表皮细胞外壁的生长和增厚、缩小原生质的体积、提高与酚类物质合成有关酶的活性、增加叶片多酚物质的含量等。这些抗病因素显著影响病原菌的侵入、定殖、产、扩展,因而大大减轻病害程度,明显地提高橡胶树的抗病力。寡糖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抑制作用,氨基寡糖素本身的成膜性阻碍了病原菌与寄主组织或细胞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病原菌的有效侵入。

3)寡糖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壳聚糖等甲壳素衍生物作为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作物生长,在作物增产和提高品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美国Freepons2.0%壳聚糖喷涂小麦种子后,分孽数增加,每亩增产34.1%甲基壳聚糖对玉米代谢中有关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可显著提高玉米种子萌发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理调节作用。从而提高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二)作为病虫害防治剂相关研究

1)植物病原菌生长制剂

在植物病原菌与寄生植物之间,氨基寡糖素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生长有阻碍作用,并对病原菌感染的防护机能有诱导作用。在25分别以0.1%1%氨基寡糖素溶液浸泡棉花组织细胞,结果表明,随着氨基寡糖素浓度、脱乙酰基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1%氨基寡糖素能抑制90%病原菌的生长。用0.4%的氨基寡糖素溶液喷洒烟草,10天内可减少烟草斑纹病毒的传播;喷洒0.1%的氨基寡糖素可阻止豆科植物免遭受病原菌的侵染,菜豆将减少由苜蓿花叶病毒造成的损伤;浸种处理,可使小麦纹枯病发病率降低30%50%,大豆根腐病发病率降低42%;种子处理可防治水稻胡麻斑病、花生叶斑病和埃及萎蔫病;芹菜苗用2550μg/ml氨基寡糖素浸根可防治尖镰刀菌引起的萎蔫症;番茄浸根或喷施可防治根腐病;黄瓜水培液中加入氨基寡糖素可控制由腐霉菌引起的猝倒病等。

2)植物或园艺作物的抗病活剂

氨基寡糖素的诱导抗病性,近年来报道较多,如对黄瓜的幼苗离体叶片及整株都能诱导出几丁质酶活性,而且这种诱导作用是可以传导的。植物体内不含氨基寡糖素的成分,但却具有几丁质酶。这些酶能与植物病原菌或害虫外皮的甲壳质反应,并阻止其侵入植物组织内,从而增强了植物自身对敌害的防御能力。树组织附上层氨基寡糖素膜后,这些植物组织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比没有覆盖氨基寡糖素薄膜的去皮树组织提高4倍,并且这层氨基寡糖素膜在424周内被树组织降解、吸收,且加快了树组织的伤口愈合。用氨基糖喷施黄瓜幼苗,500倍液;800倍液及1000倍液处理后,几丁质酶的活性分别提高了17.4%15.9%6.1%500倍液处理黄瓜枯萎病的诱导活性提高59.6%,表明氨基寡糖素对植物防御酶系有较强的诱导作物。

3)杀线虫剂

线虫近些年来给水果、蔬菜和核作物造成很大危害。将氨基寡糖素与适当的载体物质相混,可制成一种对防治线虫非常有效的天然物农药。它的杀虫作物与化学制剂在美国已开始使用,其商品名是CLANDO SAN,主要用于苗圃及园艺作物,如草莓等。当用1%量施入土壤时,能在60天内控制线虫的发生。

4)种子处理剂

氨基寡糖素用于多种粮食、蔬菜作物的种子处理(浸种、拌种、包衣)可促进种子提前发芽、作物生长、激发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这一领域近年来研究成果较多。关于氨基寡糖素应用于种子处理后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增加抗病的机理,正在深入的研究中。氨基寡糖素能在种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利于保持种子水份,又能吸收环境中的水份供作物需要,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又能阻断水分,防止种子烂掉,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用不同数量的氨基寡糖素处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麦、燕麦、大豆、甘薯、疏菜等几个物种子处理上,均有取得增产的报道,国外报道,国外报道可使茶叶道更香醇,提高水稻的抗寒能力,番茄颜色靓丽,提高含糖量等。

5)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甲壳质/壳聚糖有改善土壤性质的作物,加上氨基寡糖素的抑菌作用,可将氨基寡糖素与可溶性蛋白(如胶原蛋白)合成液体土壤改良剂。这种改良剂有适当的稳定性和降解性,降解后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供作物吸收利用。还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生长繁殖,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生物区系。这种液体土壤改良剂,喷洒到土壤表面后,能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保墒作物。施加粘土土壤中,可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以氨基寡糖素为基本成份,配以化肥、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及防腐剂,可制成用于无土栽培的叶面肥料。

6)果蔬保鲜剂和食品防腐剂

氨基寡糖素保鲜剂天然、安全、无毒,是来自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环保保健型保鲜剂;具有优良的成膜性和附着性。形成一层选择透气性保护膜,限制了氧气的进入,但不影响二氧化碳的通透,使果实处于自发调节的微气调状态从而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不但影响二氧化碳的通透,使果实处于自发调节的微气调状态从而延缓了果实表面的细菌,还能抵御外面病菌的侵入,达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湿性。一方面抑制了果蔬的蒸腾作物,另一方面又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湿度环境,利于保持鲜度;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防止果蔬变色提高商品价值。总之能为果蔬产品创造成了一个良好的气体环境,减缓了果蔬菜成熟衰老的生化反应,降低了水份的蒸腾,抵抗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染,提高了保鲜率,延长了货架寿命,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

(三)氨基寡糖素作为农药的独特优点

氨基寡糖素产品作为农药在种植业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许多优秀的特性,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以下10个方面。

1)完全无毒无害

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质、壳聚糖等分解而成,无毒无味,可被生物降解。对动物经口的亚急性实验表明,LD5016g/kg鼠体重。以氨基寡糖素对ICP系鼷鼠按每日18g/kg鼠体重进行连续19日经口投入的亚急性毒性实验,未发现异常现象。可以认为氨基寡糖素与蔗糖、食盐一样,对人和动物是无害的。在国内外已有用甲壳质、壳聚糖、氨基寡糖素制成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医药等作为商品出售。这是氨基寡糖素产品能成为绿色农业主导产品的必备和基本的特点。氨基寡糖素产品的毒性等级应为实际无毒,然而我国现行农药管理体系中对农药毒性等级的划分还没设这个等级(过去从来还没有完全无毒的农药),因此,氨基寡糖素产品还不得不在包装上标明低毒的字样。

2)有效诱导作物增强抗性

这是氨基寡糖素产品最具有竞争力,被看好的特点。传统的植保技术过分依赖化学农药,而几乎所有的农药都是遵循直接杀灭原则。在这种观念和技术的主导下,使病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加,而植物自身的抗病抗逆机制却逐渐被削弱、钝化、休眠甚至丧失。这就是现今病虫害防治越来越困难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要使植保走出误区,摆脱胎换骨困境,应该首先着眼于千方百计调动作物自身的免疫机制,氨基寡糖素产品恰好为此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物质基础。氨基寡糖素作物于植物能诱导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种抗性物质,使作物用于植物能诱导其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种抗性物质,使作物自身免疫能力大大提高,一旦病菌侵犯,这些抗性物质就能从多个靶位对之加以消灭。这种作用持久,而且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实践表明,抓住了调动作物自身免疫这条主线,强调预防为主,辅助科学管理和适当的外部农药的抑控,许多病害的防治都变得不再困难。甚至给那些长期困扰被认为几乎无望解决的病害的防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3)可防可治

应用这类产品时应强调预防为主,最好在作物发病前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然而,由于氨基寡糖素的作用机制是诱导作物产生抗性物质,这些抗性物质可以迅速歼灭入侵的病菌,因此,在作物已经发病后及时使用往往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应用氨基寡糖素产品对炭疽、疫病、病毒、枯黄根腐等病害均可直接控制。对其他多数病害,或病情严重时,可与外抑农药(减量)配伍,内抗外抑,协同作物,多数情况也都能取得满竟的效果。

4)防治病害范围广泛

寡糖素诱导作物产生多种抗生物质,因此对病毒、真菌、细菌三方面病害的防治都有效,尤其是对病毒病的防治过过往往是植保的难题,而用氨基寡糖素产品防治效果却十分理想。这些均已得到实践的验证。

5)辅助防治虫害

实践表明,经常使用氨基寡糖素的作物较少发生虫害。对这种效果的作物机制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有报导说由于昆虫外皮均含有几丁质,而氨基寡糖素诱导作物产生的几丁质酶可降解昆虫外皮的几丁质从而破坏昆虫表皮使之死亡;也有人认为,几丁质聚糖被作物吸收后,在植物吸吮后进入体内把内壁的几丁质壳素酶分解掉,使其失去了生物被膜而丧失生存条件。这些情况均在昆虫则孵化成幼虫时效果最好。氨基寡糖素产品对各种蚜虫均有明显的触杀作物,这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

6)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

氨基寡糖素诱导作物的抗性不仅表现在抗病,也表现在抗逆方面。施用氨基寡糖素,对作物的抗寒冷、抗高温、抗旱涝、抗盐碱、抗肥害、气害、抗营养失衡等方面有良好作物。这是由于甲壳质对作物本身以及土壤环境均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譬如氨基寡糖素诱导作物产生的多种抗性物质中,有些具有预防、减轻或修复逆境对植物细胞的伤害作用;再如氨基寡糖素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健壮植株自然也有较强的抗逆能力;氨基寡糖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将在下面加以介绍。实践中,当作物幼苗遇低温冷害而萎蔫时,及时使用氨基寡糖素很快植株就恢复了长势;当作物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根系老化时,使用氨基寡糖素很快就会促使焕发出有活力的新根系;当作物受农药药害枝叶枯萎时,使用氨基寡糖素可以辅助解毒并使之很快就抽出新的枝叶。这些都是氨基寡糖素增强作物抗逆性能的典型实例。

(7)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氨基寡糖素对作物的增产作用也十分突出,这是因为氨基寡糖素可以激活、增强植株的生理生化机制,促使根系发达,茎叶粗壮,使植株吸收和利用水肥的能力以及光合作用等都得到增强。实践表明,氨基寡糖素用于粮食作物,仅处理种子即可增产5%~15%;用于果蔬喷灌等可增产20%~40%或更多。对作物品质的改善如增加粮食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果蔬糖的含量,产品风味的改善等作用也十分明显。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品的品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氨基寡糖素在这一方面的作用将日益显得重要。

(8)有利于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这是氨基寡糖素很有意思的特点。研究表明,氨基寡糖素进入土壤后可以大大促使有益细菌如固氮菌、纤维分解菌、乳酸菌、放线菌的增生,抑制有害细菌如霉菌、丝状菌的生长。譬如使放线菌的数量可增加近30倍。这一特点决定了甲壳质氨基寡糖素有效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的生存环境,也是它可以防控土传病害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9)广谱抗菌,良好的成膜性、保湿性和选择透气性

氨基寡糖素有广谱的抗菌性。研究表明,氨基寡糖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多数都有很好的杀作用。氨基寡糖素在植株和产物表面形成薄膜,对病菌的侵害起阻隔作用,而且这层膜有良好的保湿作用和选择性透气作用。这些特性决定了氨基寡糖素可以成为果蔬保鲜剂的最好原料。现在氨基寡糖素保鲜剂已经问世,其保鲜作用十分良好。氨基寡糖素的抗菌作用也表现在甲壳质产品的一些辅助用途上,譬如可治疗外伤,消炎,止血,止痛,促进伤口愈合,治疗脚气等等。

(10)使用方便,价格不贵

氨基寡糖素产品多为水剂,对水就可以利用。价格不贵农民比较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甲壳质产品集诸上许多独特优点之大成,特别是它的抗特性在植保方面有重大意义,这些在现有农药中是少见的。甲壳质产品的广泛应用将会导致植物保护从观念到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将会为减少作物病虫害,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绿色农业带来美好的前景,其前途不可限量。这已经在实践中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