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烟草的主要病害
1.烟草炭疽病:苗期主要病害。幼苗在“十字期”(2片真叶)最易感病。
病原:半知菌类,黑盘孢目,炭疽刺盘孢真菌。
侵染循环:以菌丝及分生孢子随同病株残体留在土壤和混在肥料中越冬,种子也带菌。第二年温度、湿度适宜,分生孢子萌发,形成吸器,从叶的正面、背面侵入。借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连绵多雨、大水漫灌、施未腐熟肥料、留苗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
2.烟草猝倒病:苗床常见病害。严重时可使烟苗成片死亡。
病原:鞭毛菌类,卵菌纲、霜霉目,多种霉腐菌,主要是瓜果腐霉菌。
侵染循环:为土壤习居菌,可在根部残余物上或有机质上腐生或寄生。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越冬。条件适宜,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或菌丝从茎基部及根部侵入。靠地面流水传播。
流行规律:低温、高湿。降水多、烟苗过密、施未腐熟有机肥易大发生。
3.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的重要病害之一。侵染根部和茎基部,下部叶片也可受侵染,引起烟株死亡。俗称“穿大褂”、“腰烂”、“猪屎斑”或“黑膏药”。
病原: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有4个不同生理小种。
侵染循环:以菌丝和厚壁孢子在土壤或混在粪肥中的病株残体上越冬。靠流水和雨水飞溅传播。以游动孢子侵染表土或地面以下5厘米深的茎基部和根系。
流行规律:种植感病品种,连作田,7~8月分雨日多,雨量大,易大发生。
4.烟草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造成病斑枯焦脱落。俗称“红斑”、“斑病”、“恨虎眼”、“火泡病”。
病原:为链格孢菌。属阗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早春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分生孢子在叶面表面的水膜中,条件适宜,很快萌发,从叶毛基部细胞、叶片边缘和虫咬伤口处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间生长,破坏中胶层,使叶片组织干枯。靠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成熟烟叶最易受侵染。如雨量大,雨日多,极易造成流行。
5.烟草蛙眼病:主要发生在成熟和已收获的烟叶。罹病烟叶缺乏弹性,极易破碎。
病原:烟草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暗色孢科。
侵染循环:以病株上的菌丝体在土壤越冬。带病幼苗是大田发病的主要来源。病斑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再侵染,分生孢子在潮湿条件下萌发出一条细芽管,通过气孔侵入,不断生长,杀死叶细胞。
发病条件:侵入衰弱及成熟叶片。一般脚叶先发病。土质粘重,阴雨连绵,种植过密,易发病。
6.烟草根黑腐病:主要发生在根部,根呈黑色腐烂。幼苗、成株均有发生。
病原:根串珠霉菌,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暗色孢菌科。是一种土壤习居菌。
侵染循环:黑腐病菌在土壤广泛存在,寄主范围广,为害豆科、茄科等30多科,120多种植物。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萌发产生菌丝,皮层细胞被寄生后,在根部上、下表皮生长,进入根围,破坏细胞组织,形成根腐。
发病条件:烟、豆科、茄科等连作田发病重。高温、多雨、湿度大均易发生为害。
7.烟草低头黑病:地上部均可遭受侵害。形成半边或全叶枯死,重病株则全株枯萎。
病原:为刺盘孢菌。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地目,黑盘孢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体和厚壁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
流行规律:重茬烟田,排水不良,土壤粘重,苗床管理不当,发病重。
8.烟草白粉病:为害叶片。产量和质量下降,易破碎,缺弹性和香味。
病原:菊科白粉苗,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侵染循环:以菌丝体和子囊壳在病残株越冬。以子囊孢子、菌丝或分生孢子植株,借气流传播。
发病条件:温暖、潮湿、日照少的年份或地区发病重。
9.烟草青枯病:属维管束病害。根、茎、叶各部都可受害,典型症状是枯萎。
病原:青枯假单孢菌(茄假单孢)细菌。为害33科200多种植物。
侵染循环:病菌在土壤中及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上,或在种子或生长中的各种寄主体内越冬。从根部伤口侵入,自下部向上部发展。在寄主内繁殖,分泌果胶酶,溶解寄主细胞的中胶层,造成死亡、腐烂。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土壤粘重、地下害虫发生重、连作烟田,发病重。
10.烟草角斑病和野火病:主要发生在成株后期。受害叶片易破碎,缺弹性,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病原:均为短杆状细菌。为害烟草、豆类、黄瓜、茄子、辣椒、白菜等数十种作物。
侵染循环:除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外,还能在许多作物和杂草的根系附近存活,病菌借助风雨、昆虫传播,以伤口侵入为主,也可从气孔侵入。
发病条件:氮肥过多、钾肥不足、夏天暴风雨发病重。
11.烟草空茎病:一般于打顶末杈时发生。病菌从打顶伤口侵入,沿髓部向下蔓延,造成髓部腐烂,茎部变空。
病原:属欧氏杆菌。侵染瓜、菜、马铃薯等120多种植物。
侵染循环:在土壤中及残落在土壤中的叶片上存活越冬。从伤口侵入。
发病条件:与烟草、黄瓜、芹菜、马铃薯等作物重茬、高温、多雨、土壤粘重、管理不良易发病。
12.烟草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苗期、大田均有发生。叶缘干枯、内卷,生长不良。
病原:根结线虫。侵染番茄、花生、柑桔等多种作物。
侵染循环:卵、幼虫、成虫在土壤中的烟草残根或其它寄主残根越冬。幼虫从根部表皮侵入,形成根结。
流行条件:干旱年份发病重,砂土发病重。
13.烟草病毒病:
第二节 烟草病害的类别及传播途径
(一)烟草病害种类:
按病原分类有:
l.真菌病害: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赤星病、蛙眼病、低头黑、根黑腐病、白粉病。2.细菌病害:青枯病、角斑病、空茎病、野火病。3.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普通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蚀纹病毒病、甜菜曲顶病毒病。4.线虫病:根结线虫病。
生理性病害:气候型斑点病(臭氧引起的病害)
(二)烟草病害的种类:
按侵害部位分类有:
1.苗期病害:猝倒病、炭疽病等。2.叶部病害:病毒病、赤星病、蛙眼病、白粉病、角斑病、气候型斑点病、低头黑病等。3.根、茎病害:黑胫病、根黑腐病、青枯病。
(三)烟草病害的越冬场所各传播途径
土壤和粪肥带菌: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赤星病、蛙眼病、根黑腐病、低头黑腐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空茎病、普通花叶病毒病(干烟叶、烟杆)通过土壤、粪肥、烟苗、风雨、流水传播。
种子带菌: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角斑病、野火病、普通花叶病毒病。靠风、雨、流水、烟苗传播。
寄主植物体内:黄瓜花叶病毒病、马铃薯Y病毒病、蚀纹病毒病、甜菜曲顶病毒病。靠蚜虫、叶蝉、线虫传播及摩擦、接触传染。
第三节 烟草病害的综合防治
(一)综合防治的概念
植保工作的方针:“预防为本,综合防治”。
综防概念:“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强调:①有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②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③协调应用必要措施;④三强调大效益。
(二)影响烟草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
1.病原的数量;2.烟草植物的抵抗性,(品种抗病性,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3.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4.天敌(如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数量;5.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三)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2.轮作和清洁烟田;3.改善栽培措施;4.生物防治;5.化学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各地都选育出一批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可根据当地病害的发生种类,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种植。如中烟14、G-140、中烟15、金英、青梗、单育二号、革新三号、金星6007、广红12等对病毒病、黑胫病、白粉病、青枯病都有一定的抗性。
种植抗病品种要注意:(1)合理布局,不能单一化;(2)轮换种植不同基因的抗病品种;(3)配合其它防治措施,减少病原压力,防止抗病性丧失。
2.轮作和清洁烟田
烟草大多数病害的病原体都是在土壤越冬,是第二年主要初侵染源。轮作可减少病原,也有利于烟株生长发育。
①轮作时间:2~3年。②轮作作物:所用轮作作物必须是不受同一病原体侵染。一般与水稻、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防病效果较好。
带病的烟草残体,非常适宜烟草病原体的存活过冬,收获后,立即将烟田的残株、残根用机具切捣碎,清除出田外,可大量减少来年病菌来源,减轻病害发生。
3.改善栽培措施
①提倡高垄宽行种植;②合理密植;③科学施肥,注意N、P、K比例,腐熟有机肥;④注意管理:进入苗床不要吸烟,注意手和工具消毒;⑤注意建立排灌系统。
4.生物防治
植病生物防治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益生物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或产品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削弱其致病性或直接杀死病原菌,抑制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研究证明,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它们能抑制或杀死病原菌。
研究表明,土壤中和植物根围、叶围存在“有害菌”和“有益菌”两大种群。它们在共存关系中,形成共栖、互生、助生、偏生、竞争和寄生关系,一些有益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能抑制某些有害病菌的繁殖,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力。如链霉菌。芽孢菌对腐霉菌、镰刀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麦田中的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抑制小麦全蚀病菌对小麦的侵害。
5.化学防治
科学的使用化学农药,仍是防治烟草病害的重要措施。
①要了解病害的主要种类,正确选择化学农药是理想的防治手段。a.如用菌线威或的确灵进行苗床消毒每平方米0.5~1克,国优106(含楝生物肥)0.5千克。b.亩用国优106(含楝生物肥)30~50千克。c.防治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菌线威或的确灵3500倍液灌根。青枯病可用田除600倍液和菌成800倍或国优101 1000倍液喷雾,结合菌线威或的确灵3500倍液灌根。病毒病可用田除(嘧呔霉素)或田除(病毒专用)600倍液喷雾,病重时可用病毒一喷绝300倍液喷施。②掌握病害的流行规律,以便在最关键时期施药:注意苗期保护、发病前、暴风雨后和6、7月份,病害容易流行季节施药剂保。③施药方法:根据病害发生的主要种类,采用种籽消毒,苗床土壤处理、苗期和大田喷雾或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