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牛合群 记者刘志伟)“合作社就是好呀,想要什么信息就有什么信息!”不久前,湖北枣阳熊集村瓜果贩子孙国庆通过村合作社的信息栏里看到河南有求购南瓜的信息,立刻与购方签订了产销合同,从网上购买了1万多元的南瓜籽,组织100多户农民种植了南瓜。
“还没下地就有买家”的好事儿得益于枣阳市采取的“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该市实施了农村科技带头人建设工程,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上扶持种养加工大户,全市3000多名机关干部挂点联系了3户以上农村种养加工大户,培育了特色产业中心户;同时,该市以“协会组建到村”活动为载体,扶持了75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特色产业主产区95%以上的村、85%以上的自然村建立健全了产业协会分会,有力地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此外,该市还全面实施了“信息工程”,推进了区域特色产业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为农民收集和发布致富信息,帮助农民了解市场,促进了本地农产品网上交易。
目前,全市已发展壮大24万亩优质桃、10万亩蔬菜、100万袋草菇、50万头生猪等十大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格局,全市农民从中户均每年获益2000元以上。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牛合群 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