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的存姜还没有卖出去,已经开始长芽。

姜是丰收了,可是他们开心不起来。
2012年11月2日,山东。“我这片姜地有一亩半,地是移走了几十棵苹果树后新开的。一来种过苹果树的地适合姜的生长,二来前年姜价喜人,也是希望多点收入……”
山东安丘市石堆镇宿家堡,姜农陈明新满载生姜的三轮车陷在姜地里,连襟宿玉民帮着推车,半天弄不出来。今年生姜丰收,但价格走低,当地姜价每斤五毛多,远不及前年的行情,他们准备把刚挖出的姜送到姜井里储存,入冬后也许价格能略微走高。
安丘是有名的“中国姜蒜之乡”,如今市生姜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2亿公斤以上,成为江北最大的生产基地,这里的生姜皮色黄亮,姜味浓郁。近些年来,安丘大姜不仅北上京城南下广东,还漂洋过海,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备受海外客商的青睐。
前年,生姜价格暴涨,地头上收姜随便都是两块多一斤。看到种姜挣了钱,安丘的姜农开始扩大规模,周边的农民也都纷纷开始种姜,再加上种植技术的提高和农民不断加大投入,生姜单产量也大幅增加。去年,大上规模的姜农没有销路,上万斤、上万斤的生姜砸在姜农自己手里,为了减少损失,姜农们开始挖姜井储存生姜。
宿家堡地下水水位高,不适合挖姜井,陈明新、宿玉民就在邻村租地挖井,每个姜井能储存上万斤生姜,生姜储存不需要太高的保鲜条件,修建姜井或地窖即可。前年炒姜客拉升姜价后,姜农们开始惜售并扩大种植面积,新姜农不断加入,姜井中的生姜存量始终维持高位。可生姜价格无法长期在高位维持,如果遇到雨水充足,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姜井被淹,那么就只好低价甩卖。目前,生姜价格仍未出现回暖势头,不少姜农表示,今秋姜价本就不好,加上中日局势不稳,生姜出口也随之受到影响。陈新明估算,他们的姜井可存储1万多斤生姜,如果按当前每斤五毛多的价格算,这些生姜可卖七、八千块,如果加上人工成本、建井成本和原料成本,今年种姜有些入不敷出,如今只有接着挖姜井,尽力做好生姜存储。
安丘的姜农发愁,其他生姜产区的姜农也一样遇到困境,距宿家二百公里外的海阳盘石镇,姜农徐英学往出资一万多块挖的山洞里运今年的生姜,这里有他六万来斤的存货。十多米深的山洞,最里面是前年底存的生姜,当时每斤一块七他没买,他说最贵的时候在地头上收还两块多呢,当时决定最低一块八才能出手。两年过去了,生姜价格翻跟头的往下滚,他的老姜有些已经开始发芽、腐烂。
徐英学打算明年还种姜,他估计经过两年低谷后,生姜价格明年还能再涨涨,好歹得涨到一块多吧,那时再出手,自己还能有点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