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四代控释肥技术试车成功,试验结果显示,第四代控释肥技术,肥料利用率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施肥次数减少50%以上。
针对释放期短、包膜材料难降解等控释肥难题,中国海油化肥板块——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化学”)引进了华南农业大学包膜材料可自然降解的第四代控释肥生产技术,经合作研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装置的试车和试生产。近日,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目前已生产40多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控释肥产品,实现了我国第四代控释肥技术的工业化,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包膜控释肥料制造技术。
据介绍,采用第四代包膜控释技术,无需使用溶剂,养分释放后,膜材可在1~2年内降解,生产和使用过程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此外,膜材用量少,生产成本低,包膜肥料养分的初期溶出率能稳定控制在10%以内,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用肥需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作学院在山东、湖南、海南的玉米、甘蔗、香蕉等作物上的前期试验和示范结果显示,肥料利用率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施肥次数减少50%以上,既省人力,又减少了用肥量,同时也降低了用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