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要闻 >> 阅读文章

首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发展暨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合作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下乡网 发布时间:2013-08-29 查看次数:2767

休闲农业成为两岸投资合作热点
——首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发展暨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合作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
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辛士应邀出席了会议

2013827日,由自治区农牧业厅和自治区科协共同主办的、首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发展暨海峡两岸农业经济合作论坛在呼和浩特开幕。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会长宋树友、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振雄、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刘新泉、农业部信息中心原研究员林仁惠、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军、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辛士、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牛广明、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贾活跃、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许越先、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陈宏发、内蒙古社科院首席研究员潘兆东,以及来自美国、丹麦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农业专家齐聚青城,共商农业发展大计。

本次论坛邀请了数十名国内外著名农业专家,解析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经济动向,研讨农业产业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农业产业的未来,并邀请台湾专家讲授当地最新农业科技和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生产技术应用和管理理念、经验。与会专家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主题,围绕加快内蒙古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发展活力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会长宋树友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类健康,拯救我们家园”为主题作了报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副会长陈宏发以“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中国发展”为主题作了报告;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许越先以“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初步分析”为主题作了报告。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牛广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表示实现内蒙古农牧业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牧业组织化程度,探索未来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走向,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各项支撑。牛广明还强调,当前,如何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村牧区发展活力,是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论坛的举办,将有力促进农牧业经营体制、科技、经济的有效融合,推动内蒙古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休闲农业成为两岸投资合作热点,“两岸休闲农业合作前景广阔,但找到和突出当地文化特色才是合作关键。”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基础,服务于城市居民和农民自身的休闲旅游。台湾神农技术发展协会理事长廖树宏表示,目前在大陆投资仍然对台商具有吸引力,早期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现在正在向服务业转型,休闲农业就是一个被看好的投资领域。“大陆和台湾在休闲农业方面各有优势,大陆农业和观光资源丰富,台湾在创意设计上更为突出,优势互补,将会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合作效果。”廖树宏说。

海峡两岸创意生态农业研究推广中心执行长黄一峰表示,台湾休闲农业开发较早、相对成熟,大陆发展休闲农业时,能够最快取得智力资源的对象就是台湾。在大陆从事农业经营近10年的黄一峰说,不同城市,或者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市场特质各不相同,所以必须让产品、观念和项目充满当地文化特色。“台湾休闲农业比较发达,产值约占整个农业产值的60%,既叫好又叫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几乎每个农庄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黄一峰表示。台湾农业专家认为,在今后两岸休闲农业的合作交流中,台湾可以在设计、规划、运营的辅导和培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正与有关单位商谈在北京成立农业培训学校事宜,以培养优秀的休闲农业人才。”黄一峰说,学员接受培训后,去台湾实习、工作一段时间,回大陆后他们就能把先进理念与本地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优先参与政府在休闲农业领域的扶持项目,提高大陆休闲农业发展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大陆的台湾农业实验园区和农业创业园区总投资已接近60亿美元,相关企业超过5000家。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