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2-16 查看次数:458

记者15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简称“热科院”)获悉,该院橡胶研究所分子育种团队联合华北理工大学,在橡胶树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方面,提出了基因组杂合作物在驯化初期快速提升产量的可能机制。

 

  橡胶树在东南亚栽培史不足150年,广泛栽培的魏克汉品种的奠基者仅有9株母树。在短暂的驯化史中,相关品种经历了遗传瓶颈效应。目前橡胶树人工选育进行了4代,产量提升了6倍,但其品种驯化形成及产量提升机制尚未有系统研究。

  参与该项研究的热科院橡胶研究所博士程汉介绍,用橡胶树传统育种方式需30年才能培育出新品种。在不掌握橡胶树基因组的状况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行动极其迟缓的盲人在摸象。因此橡胶树分子育种是业界的主攻方向。

  开展分子育种需掌握相关物种的基因组。程汉说,在攻关研究中,团队科研人员首次组装了野生橡胶树高质量基因组序列,相比已经发表的基因组,大幅提高了橡胶树基因组组装完整度。此外,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对147份种质资源进行群体基因组分析,团队发现魏克汉品种与野生资源分歧轻微,经典分类学意义上的6个近缘种很可能与巴西橡胶树属于同一个物种。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基因组杂合作物在驯化初期快速提升产量的可能机制。

  “沿着目前的研究方向,我们致力完善橡胶树的育种模型构建,这样可以在橡胶树苗期就比较精准地预测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程汉表示,理想状态下,或可将橡胶树的育种周期缩短至十年以内。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