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我国橡胶木生产开启“零添加”环保型产业化应用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发布时间:2022-11-10 查看次数:448

近日,由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研发的无化学添加(“零添加”)橡胶木刨光锯材成功推向市场,合作企业海南农垦林产集团首批170立方米的订单已正式发运,后续3个月还将有4500立方米订单,标志着该产品正式批量生产。

  据了解,我国已于2017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橡胶木是国产人工林树种之一,海南、云南和广东栽培面积达1700万亩,每公顷胶园更新约能出产40立方米橡胶原木,每年胶园更新橡胶原木产量约120万立方米,可向社会提供近70万立方米板方材,相当于少砍伐50万棵热带森林树木。

  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宁介绍,橡胶木材具有树木生长周期长、材质优良、花纹典雅等特点,经过科学加工几乎可以制作任何木制品,是可持续发展的优良资源。目前,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植胶国主要采用传统的添加硼酸硼砂作为防腐防虫化学药剂处理橡胶木,生产过程不仅存在化学添加,木材的气味还有防腐处理药剂的气味。

  为生产更高品质的橡胶木板材,中国热科院橡胶所橡胶木材与热带林木综合利用研究团队多年来不断探索,研发出“零添加”橡胶木处理专利技术,该技术不同于传统橡胶改性方法,不采用化学药剂防腐处理,仅通过物理技术达到防虫处理和板材的干燥,不仅天然、环保,还具有抗蠹虫蛀蚀能力,木材散发天然清香味。采用该技术,木材的生产周期缩短了30%-50%,木材的颜色均匀、尺寸稳定性高、不易回潮、含水率能较长时间保持在8%-12%,而传统硼酸硼砂处理的橡胶木窑干材易吸湿回潮,含水率往往超过12%,不利于在北方干燥气候环境使用。

  李家宁直言,该技术的研发推广有望逐步替代40多年来橡胶木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加工的现状,促进橡胶木加工向着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虽然目前国内外橡胶木市场低迷,在中国热科院橡胶所、海垦林产与宜家公司的共同推动下,依托该专利技术及橡胶林可持续经营森林FSC认证,海南农垦所属企业获得连续5年的稳定订单,并促进企业不断改造优化工艺提升产能,推动橡胶木产品从初加工、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下一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将与企业深化合作,不断优化工厂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密切跟踪订单生产交付使用情况,及时与客户对接,协助企业扩大产能提升效益,加快“零添加”橡胶木生产技术产业化推广。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