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我国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社会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2-06-15 查看次数:418

记者13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专家表示,这是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适应和减缓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减缓强调温室气体减排与增加碳汇,适应强调防范和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与风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所造成的威胁将日益严重。

  2013年我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首次将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积极探索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

  与2013年《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相比,《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具有四个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出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强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等任务举措;

  二是划分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两个维度,分别明确了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海洋与海岸带以及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适应任务;

  三是多层面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将适应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并考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的区域差异,提出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