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2022年“三夏”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发布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发布时间:2022-06-02 查看次数:415

当前,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三夏”期间茬口紧、农机作业时间短,麦收后科学及时做好秸秆还田工作,抢抓农时搞好夏种夏管,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秋粮生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近日,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联合发布2022年“三夏”黄淮海地区小麦秸秆科学还田指导意见。

  针对麦秸机械化粉碎作业,为节约成本、不误农时,建议选用全喂入式纵轴流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后置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装置,低留茬收割小麦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秸秆粉碎长度≤10 cm、成撕裂状,平均留茬高度≤10 cm,粉碎长度合格率≥95 %,漏切率≤1.5 %;均匀抛撒在整个作业地表并形成覆盖,抛撒不均匀率≤20 %。

  针对后茬作物种植,在麦玉轮作地块,免耕播种时,为防止玉米倒伏,麦秸还田后一般采用免耕直播进行玉米播种;旋耕播种时,一般旋耕作业两遍,表土处理深度为10-15 cm,耕前撒施复合肥,耕后整实再播种镇压,避免悬空跑墒造成吊苗死苗。在麦稻轮作地块,旱耕水整时,旋耕机作业深度一般为12-15 cm,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待浅水泡田1-3天后,起浆平整,沉实1-3天后种植水稻;水耕水整时,先上浅水泡田1-3天后,水田埋茬耕整机作业深度≥12 cm,待平整沉实1-3天后种植水稻。

  针对后茬作物管理,加强肥水调控,促进秸秆腐解,同时为防止秸秆腐解过程中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氮的现象,根据秸秆还田前期耗氮、后期释氮的特点,在定量施肥的前提下,可适当氮肥前移,增加氮肥基肥用量。后茬玉米时,重点关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的土壤墒情,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灌排,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70%,氮肥按基肥与追肥比例1:2施用,磷钾肥全部做基肥施用。后茬水稻时,在旋耕、整地施基肥时,增施尿素5-8 kg/亩;在孕穗期,因秸秆腐解进程释放出养分,应适当减少氮肥和钾肥施用。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