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农民院士”朱有勇解码生物多样性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发布时间:2022-05-23 查看次数:476

5月22日,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如约而至。当天,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来到云南农业大学“植保讲坛”,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生物多样性讲座。朱有勇围绕“农业生物多样性助力山区农民减贫”主题,讲述了多年来通过研究、保护、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造福云南山区群众的故事。

  朱有勇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等方面展开,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分析了以云南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东麓生物多样性核心区的气候及生物多样性特点;对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抗性和产量稳定,连续种植百年经久不衰之迷进行了阐释;对遗传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为元阳梯田及其稻作文化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对促进传统农作物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中的生物多样性利用融合发展共生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有勇说,通过保护、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元阳梯田,红米真正成了有机米,稻田里还可以养鱼,农民每亩梯田每年可以赚到3万元;在澜沧,当地拉祜族群众种植冬马铃薯,亩均产量达到3.8吨,让冬闲田有了好出路。几年间,不少年轻人建了新房、买了汽车,还娶了媳妇儿。

  此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建立物种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虫害理论和技术,通过“生境耦合”“物种互作”大力发展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让中药材回归山林,有效解决中药材与农争地的突出问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物多样性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相结合,为建设生态美好家园,助力云南山区群众减贫脱贫作出了突出贡献。

  保护和利用好生物多样性,既是国际热点,也是国内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据了解,云南不仅拥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还有着珍贵的遗传资源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被公认为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农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