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要闻 >> 阅读文章

对培训乡村干部的六点建议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06-05 查看次数:2662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要求“不断探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关于乡村干部的培训工作,笔者有六条建议:

  ——培训内容要个性化。由于乡村干部学历、年龄结构参差不齐,加上个人的爱好、兴趣的不同,也就形成对知识的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在组织乡村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不同岗位,教以不同内容;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方式;根据不同需要,确定不同重点的培训方向,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使培训内容符合乡村干部的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设置符合参加培训对象的需求,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师资力量要高水平。大多数乡村干部经常在乡镇、县举行的各类培训班进行培训,有的还参加县委党校的学习培训,但总体上来看,培训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探究其主要原因,是培训教师知识面不广、教学方式不灵活等原因造成的。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不熟悉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往往是照本宣科,不能传达最前沿的思想。这样,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就会产生培训教师与自己知识水平相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的想法,培训不但收不到预计的效果,反而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难以收获效果。因此,在组织乡村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学历高、知识面广、经常外出考察的教师进行教学,让学员接受全新的知识。培训教师要具有“中南海的思想、老百姓的心态、新闻界的眼睛”的综合素质,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社会现象,洞察事物发展的本质,用浅显的语言向乡村干部传授党中央最新的决策部署。

  ——培训方式要突出多样性。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培训。由于受人际交往、社会事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成人很难静下心来参加学习培训,很多时候往往是身在教室心在外。因此,组织乡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组织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要采取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实地考察、交流发言、案例剖析等方式,让参训人员在看中学,在讨论中学。要组织参学的乡村干部到矛盾突出、或经济最发达、或改革前沿的地方去学习,切身体会工作方法。

  ——培训场地要远近结合。一要按照分片负责、就近培训的原则,建立乡村干部短期培训实训基地,着力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观摩、实践、休闲”三位一体的基地。二要建立异地培训乡村干部的机制。因为在同一个地方循环培训乡村干部,由于熟悉环境、熟悉培训教师,深知培训教师的水平,这样会导致部分学员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培训场地要远近相结合,既要满足学员好奇心,又要方便学员。

  ——要建立乡村干部跟踪体系。建立乡村干部培训实绩档案,对乡村干部参加学习的时间、次数、学习内容以及达到的效果逐一登记,全面掌握党员学习情况;设立乡村干部培训学习跟踪服务评估卡,加强辅导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训乡村干部后,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建立乡村干部培训实绩档案,对培训情况进行跟踪回访。要把乡村干部培训考试成绩、教师对学员的综合评价、学员互相测评等作为培训结果的重要体现材料,并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参考条件,以此刺激乡村干部在培训过程中用心学,专心学。

  ——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渠道。培训乡村干部,师资建设是关键。可以把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知识面广的人员作为党校教师,探索党校教师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交叉任职的机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渠道。作者:熊礼富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