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要闻 >> 阅读文章

农业科技创新,怎样解决入户最后一公里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03-03 查看次数:2281

■对话背景

  新世纪,中央已出台七个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锁定“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农民增收致富”,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农业部提出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6%以上,据统计,2004年以来,我们粮食已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连续三年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在2009年极端天气影响下、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粮食仍然丰收。
  然而,经过6年的努力,粮食总量增长却越来越困难。而且,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粮食总量增加、包括其他农产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科技进步。尽管今天科技贡献率达到51%,但是与我们的需求相比,农业科技仍然需要更多的突破。同时,怎样让科技顺畅到达农民手里,也是一个巨大的命题。
  ——主要动力——
  主持人: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过程中,物质投入、经济运行、农民积极性都起到很大作用,为什么说科技创新还是最主要的动力呢?
  刘旭: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949年16.5亿亩,2008年是16.1亿亩,而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连上几个台阶,科技创新起了很大的作用。粮食增产早期主要依靠矮秆作物,中期主要依靠杂交水稻,后期主要依靠综合技术。粮食单产从1949年68.6公斤,增加到2008年330公斤,平均每年增长4.4公斤。尽管单产增加有其他物质投入、经济运行、农民积极性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科技创新是不可忽视的。“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为20%,“五五”期间为30%,“九五”期间为48%,到“十五”期间达到了51%。也就是说,科技创新起了一半的作用。
  其次是科技成果让农民增收。我国抗虫棉的推广累计使农民增收760亿元,首先来自于增产增收,因为抗虫棉一般比非抗虫棉增产10%—15%;其次,是节约了人工和农药的成本,大概累计节约1亿公斤的农药。节约农药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环境污染。
  因此,科技创新不仅支撑中国粮食安全,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有可能在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成为农民创收的主要源泉之一,当然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才能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作用。
  吴子申:科技促进农民致富。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科技创新既服务农业也提升自己。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科技转化,可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举一个例子,农民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奶牛乳腺炎会影响牛奶的收成,让奶牛服用抗生素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其实这是可以通过生物医学在养殖过程中解决的,运用永业动物生命素可以有效改善奶牛乳腺炎的问题,解决奶牛乳腺炎的问题,就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推广渠道——
  主持人: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怎样解决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科技顺畅达到农民手中?
  王有年:北京以富裕农民和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力为目的,搭建“政、产、学、研、推”大平台,充分发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目标、教育为基础、人才为根本、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充分组织培育新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北京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和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三院联动,在共同培育新农民的过程中,以项目为切入点,通过项目把农民能看、农民能学、农民能干、农民能赚的实用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农民手中,落实到田间地头,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
  吴子申:企业不仅应该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也应该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主体。企业不应该只是把产品卖出去,还应该教农民如何使用,因为在农村市场中,一个产品仅仅是效果好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到位的指导服务。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一个产品使用三次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如果服务不到位,农民可能用两次后就不用了,这样就实现不了预期的效果,产品也不会得到农民的认同,也就没有市场。中国农村市场的问题难就难在它需要一个复杂的服务系统,需要长时间扎根下去才能做好,所以我们永业致力于农业科技服务,致力于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中坚力量。
  ——相关链接——
  中国农民增收三十年历程的分析
  刘旭:由于改革开放和联产承包,以及城乡纳入同一个体制之下来进行运行,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地变化:农业增加效益、农民增加收入。就农民收入而言,1978年中国人均农民年收入341元,2009年是5100多元。如果以五年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农民增收主要亮点在哪里?
  “六五”期间的亮点在于增产增收;在“七五”阶段由于农民出现卖粮难、同时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和亮点体现在乡企增收;在“八五”期间由于乡镇企业调整,农民增收主要体现粮食提价增收;尽管在“九五”期间新的增长点不多,但“九五”期间是我国粮食生产辉煌的五年,“九五”期间,五年中有四年粮食稳定一万亿斤以上;“十五”期间,情况有所变化,农民积极性不高、卖粮难,因此“十五”期间是农民工增收的时期;在“十一五”期间也就是刚刚过去五年,我们农民增收有新的亮点,那就是免税、补贴。
  尽管三十年间农民收入翻了几番,但依然与城市收入不可同日而语。第一,农民人均收入是有水分的;第二,农民统计是农民纯收入,城市人统计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包括买化肥钱,城市可支配收入不包括再生产的投入部分。第三,城乡差距继续加大,公开的数据是3∶1。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