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养老金改革呼之欲出 年金投资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来源:中证网 发布时间:2015-06-19 查看次数:845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18日表示,今年是养老金投资管理改革的大年,养老金三支柱的投资管理改革方案有望今年年底前见分晓。在年金投资管理方面,他建议大幅提高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大力发展生命周期基金。

  养老金改革如箭在弦

  在“2015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夏季论坛”上,郑秉文说,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投资改革方案差不多定了,到年底前会见分晓。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巡视员张浩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已经研究多年,投资政策已基本成熟,当前主要是尽快确定管理模式问题,一旦决策,将通过积极稳妥的多元化运营使基金保值增值。

  郑秉文说,与之前的改革方案相比,这次改革的选择方案更多,包括各省分散自行投资,比如山东建立了社保基金理事会;统一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及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等。

  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向东介绍,目前,该理事会的方案、定位基本上已经确定。在投资运营方面将围绕基金投资运营研究建立专家评审、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机制,多领域、大范围寻求投资机会,确保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张浩说,未来养老金改革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建立养老待遇正常调整制度,稳固待遇水平,缩小差距;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基金的长期平衡,包括建立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正常投入机制和不同层级政府的分担机制以及进一步明确国家、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责任;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补充养老保险体系。

  进一步完善年金投资政策

  对于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张浩说,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投资政策,进一步拓宽适合年金的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管理机构实现多元化配置,进入长期投资领域,分散投资,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张浩还说,将研究由严格限量监管逐步向审慎性监管转变。根据补充保险、市场化运作、企业和职工风险自担的特性,在提高基金管理机构职业素养和风控能力的基础上,在投资政策、比例限制、计划管理模式的选择等方面逐步探索指导性的相关政策。

  此外,研究建立对企业年金机构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管理机构合规诚信记录,逐步实现对管理机构分类考核评价和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以利于社会监督。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权益投资时代正在全面、快速地走来,社保基金15年来年化收益在8%以上,这主要源于对权益投资市场的及时跟进、长期坚守。他说,在二级市场当中,社保基金的投资比例从来没有低于25%,最高曾接近过40%这个上限,目前在30%左右。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郭特华说,基金业在养老金投资管理方面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基金公司只有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资格;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仅限于保险业,未包括基金业;服务养老需求的公募基金产品还非常少,占比不到1%。

  她建议,基金业要积极争取受托在内的更多资格,为养老金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积极争取个税递延优惠政策扩大至基金业,推进个人退休养老账户准备工作,进一步放宽企业年金投资限制,允许其投资优先股、股指期权型衍生品等新工具,并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展到海外市场、另类投资等领域;放宽投资比例限制,适当提高权益投资比例的上限。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