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在民族种业的春天里播下种子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4-05-09 查看次数:1516

  本报评论员

  好儿有好娘,好种多打粮。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要让中国的饭碗里主要盛满中国粮,必须牢牢把种子抓在自己手中。正是“让中国人都吃饱饭”这个朴素的心愿,像一粒种子,在一群曾经饱尝饥饿滋味的有志之士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他们投身种业半个多世纪最强大的动力。

  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郭三堆、张海银、傅廷栋、方智远、谢华安、程相文、程顺和……他们就是在我国民族种业发展历程中彪炳史册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他们身上凝聚着几代种业人薪火相传的种业精神,这种精神将在民族种业的春天里播下一粒粒希望的种子,鼓励更多种业人以梦为马,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在挫折面前永不退缩;合作创新,以志为友,在合作中攻坚克难,在创新中实现突破;奉献种业,以种为业,困难当前勇于担当,工作面前甘于奉献;强国富民,以国为计,农业生产、农民福祉常放心间,国家粮食安全常记心头。

  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现代化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现实,而转型的机遇也从未面临如此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学习中国种业功勋人物,就是希望更多种业人能够发扬种业精神,在传承中汲取破浪前行的力量,在前行中实现种业强国的梦想。

  做大做强民族种业,要像他们一样勇于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当前,随着种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人才、技术、资源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已是大势所趋,科研人员应发扬功勋人物勇于探索,敢闯敢试的精神,成为民族种业产业化进程的推动者。

  做大做强民族种业,要像他们一样勇于攻克技术研发的难关。种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种的竞争,要紧紧围绕突破性良种培育这一核心任务,大力推进种业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抢占科技制高点。

  做大做强民族种业,要像他们一样甘于做基础研究的“铺路石”。基础研究的一个突破,往往能引发行业的连锁巨变。要增强民族种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从源头抓起,既要注重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更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保护和利用水平,为民族种业留下最宝贵的“基因”。

  做大做强民族种业,要像他们一样勇于直面全球化市场的竞争。竞争考验的是企业的实力,更是民族种业的实力。新一代种业人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宽广的视野,学会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开放中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快速成长壮大,推动我国从“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

  种铸基石,粮安天下。种业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是农业发展遇到的共同问题。希望全国农业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以中国种业功勋人物为榜样,献身农业,服务农民,推动“三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