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山循环型农业建设(资料图)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这一目标该如何实现?国内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秸秆是曾经被忽略的“宝”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尾山农场,利用秸秆固体燃料供暖、供气和粮食烘干的工程已经完成,尾山小城镇的310户居民用上了秸秆能源的气暖,每年能消耗43万亩地产生的26万吨秸秆。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能源办主任周健龙介绍说,在尾山循环农业示范区,把农田废秸秆回收储运,再通过秸秆固化工程生产秸秆固体燃料,分别供应给生物质锅炉房供暖工程、秸秆燃气供气工程和粮食烘干工程,在新建居民生活小区实现秸秆燃料集中供热,家家通上安全、可靠的秸秆燃气。粮食烘干工程以秸秆固体燃料为原料为粮食烘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增加了玉米产业的附加值。三个工程的最终产物秸秆灰还是生产有机肥的主要原料之一。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王久臣介绍说,2011年我国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达7亿多吨,其中三分之一仍被焚烧或放弃。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秸秆还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平均含硫量不到千分之四,远低于煤百分之一的平均含硫量。
种养结合的有机循环
种养结合,不仅能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还能使整个生产过程变成清洁生产,产出的有机农产品[6.44% 资金 研报]附加值更高。
目前,尾山农场以牛粪和秸秆为基础的有机种养环初步形成:牛粪养蚯蚓,蚯蚓养蛋鸡,蚯蚓粪还田,秸秆饲料养牛。环环相接,物尽其用。
“开辟农业新的增值空间,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说,“农业废弃物产于农村,使之用于农村,形成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之间的循环利用产业,已成为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赵光农场的绿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用废弃秸秆作基料种蘑菇的模式已经成熟,合作社生产的菌类今年创造产值210万元,不仅扶持农场职工就业,80多户合作社成员也都尝到了循环农业的甜头。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局长刘新华介绍,北安食用菌规模达到每年764万袋,可以转化700公顷的秸秆,节省7000吨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