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以工代赈政策带动近280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04-23 查看次数:836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落实,在重点工程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据务工统计汇总,全年吸纳当地脱贫人口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近280万人,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有效拓宽农村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增收渠道。

  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吸纳20.7万当地低收入群众就业,人均增收超过1万元。22个省份在45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实施了以工代赈,涵盖水利、交通、林草、能源、生态环境等建设领域,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20.7万人,人均增收1.4万元。

  国家重点工程投资专项实施以工代赈吸纳84.5万当地群众就业。23个省份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明确的2022年度适用以工代赈的国家重点工程投资专项为基础,积极挖掘适用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已吸纳脱贫群众务工就业84.5万人,人均增收1.2万元。

  1450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吸纳带动65万当地群众就业。各地围绕适合人工作业、劳动密集型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积极推动在建的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2022年,1450个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了以工代赈,吸纳当地群众务工就业65万人,人均增收1.36万元。

  各地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2.3万个,带动超100万群众就近就业。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林草等部门,指导各地在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进一步放大“赈”的效果。截至2022年底,各地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共实施了2.3万个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带动超109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近1万元。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