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农业部部长:中国三大主粮自给率达到98.1%

来源: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2013-04-09 查看次数:2030

  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粮食安全:亚洲携手 共同面对”,中国农业部韩长赋表示,未来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主要立足国内来保障粮食安全,并提出四大建议。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海滨小镇--博鳌,共同探讨亚洲粮食安全问题。在此我谨代表农业部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最关切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区域性的紧缺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库存目前降至了5年来的最低,国际粮价在高位剧烈的波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联合国粮食组织估测,全球有8.7亿饥饿人口。亚洲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重要农业地区,长期以来亚洲各国致力于发展粮食生产,减少饥饿人口成效十分明显,从90年至今亚洲饥饿人口减少了1.8亿人,为全球的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历史自然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亚洲地区目前还有5.6亿人吃不饱肚子。

  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各国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供给,为促进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把解决好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为此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制度,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12年中国农业产量近5.9亿吨,实现了连续9年的增产。9年累计增产粮食1.6亿吨,当前中国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特别是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1%,应该说13亿中国人的饭碗还是牢牢的端在自己手里。虽然这两年,玉米、大米和小麦的进口增长幅度较以前增大了,但是总量还是稳定的,总量占当年的总产量的20%。

  今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强化农业的政策扶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形式整体较好,我们的目标是要努力夺取第10个丰收年。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讲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的科技进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能够同步的发展。

  未来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主要立足国内来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10+1”、上颌组织等农业部长会议,加强区域粮食安全的协调。与亚洲相关国家共同建立了“10+3”大米紧急处置机制,帮助印尼、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优质高产农作物示范基地。示范品种及组合240多个,推广面积接近了80万公顷,增产幅度平均在30%以上,帮助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开展跨境的动植物疫病防控,为稳定亚洲的粮食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女士们、先生们,保障粮食安全事关42亿人民的福祉。

  我借此机会提出如下的建议,一是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亚洲各国政府应继续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粮食自给的水平,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增强农业的发展活力。

  二是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尊重农民的生产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强化置业技能的培训来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三是减少产后损失,提高粮食利用率,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提高粮食的收获能力,完善粮食的仓储管理,提升粮食的加工水平来降低粮食产后的损失率。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区域粮食安全,加大在国际及区域组织中的协调力度,提升亚洲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开展农业多双边的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农业政策法规,使用技术和先进经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公平合理持续稳定的农业贸易秩序。

  女士们、先生们,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参与,在此我们也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更加关注亚洲地区的农业和粮食发展,切实履行官方发展的援助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为保证事业粮食安全做出更多的贡献。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