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中心常务副主任辛士应邀出席2012年11月25日中国亚太农都--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启幕式图右4
中国亚太农都--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是适应聊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建设的。聊城是一个农业大市,粮食总产居全省第三位,蔬菜总产居第一位。如何解决好农产品“卖难”、让农民做到既增产又增收,是聊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一直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2010年,市政府结合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规划建设了“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确定由聊城艾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建设。该项目建设的着眼点是:立足聊城,面向华北,打造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平台,带动山东西部及河南、河北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位于聊城城区北部、经济开发区境内,为聊城北部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
(一)市场规模大。中心规划用地面积4800亩,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0亿元。从规模上看,远远超过山东寿光、上海西郊、杭州农副、江苏凌家塘、武汉白沙州。可以说,规模为全国最大。
聊城与全国主要农产品市场比较
市场名称 |
占地面积
(亩) |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
年交易额
(亿元) |
山东寿光 |
2980 |
30 |
120 |
上海西郊 |
1658 |
45 |
150 |
杭州农副 |
4069 |
200 |
200 |
江苏凌家塘 |
1306 |
55 |
180 |
武汉白沙州 |
608 |
24 |
130 |
山东聊城 |
4800 |
500 |
300 |
(二)建设水平高。项目聘请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以及台湾、日本、新加坡等地知名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规划设计,借鉴吸收了国内大型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的成功经验,规避了很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划了农业科技孵化园区和生态有机农产品研发中心,将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引进了建筑太阳能发电系统和环保技术,可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有效解决农产品废弃物处理问题。三是引进了荷兰农产品拍卖系统,能够有效避免农产品经营者相互压价的现象,充分保护农民利益。
(三)服务功能全。该中心既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更是一个以农产品交易为中心,涵盖拍卖、期货、会展、电子商务、冷链供应、物流配送、检验检疫、信息服务、科研培训等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不仅具有市场流通功能,而且将对山东西部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具体可概括为:(1)十大批发市场。包括蔬菜、果品、水产、肉食、禽蛋、副食、花卉、干菜调味品、农资和农机市场;(2)六大中心。分别为物流信息中心、电子结算中心、国际会展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有机农业展示中心、有机农产品研发中心。(3)五大服务系统。分别为农产品加工系统、生活服务系统、物流配送系统、行政服务系统、冷链服务系统。
(四)辐射能力强。聊城地处京九、邯济铁路,青银、德商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上。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的建设,其腹地可涵盖整个华北地区,对外可辐射北京、香港、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空间十分广阔。建成后,农副产品年交易量可达1500万吨,其中现货交易1200万吨,电子交易300万吨;年交易额可达300亿元,形成税收5亿元以上,安置就业5万余人,拉动相关产业产值1000多亿元。
二、作用意义
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不是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而且通过其完善的功能,体现农业综合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有机结合,在构建现代农业框架中将发挥龙头作用。
(一)带动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该中心的建设,将形成包括主要农产品批发、拍卖、期货、会展、电子商务、冷链供应、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成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产品流通的“龙头”。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将对全市农产品市场进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重点批发市场建设,抓好各市场之间的分工协作,逐步形成辐射力强、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构筑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同时,引导和促进全市及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
(二)带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该中心既涵盖了农业生产前端的科研、教育、农资、农机、信息服务等支持保障项目,也包括了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产后环节,将全面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形成。以农产品大市场为龙头,全市将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基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专业合作社体系、加工储藏运输体系、质量安全体系等配套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框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三)带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该中心建设的着眼点之一,就是突出绿色有机特色,整合周边区域乃至全国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资源,构建包括有机农产品研发和创业孵化、物流交易、精深加工、展销零售、综合服务等在内的有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和研发中心,最终成为“中国有机农业之都”。中心将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对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加工、分销等环节实施现场监控,实行质量追溯。在全市“十二五”规划中,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实施有机农业“六个一工程”,即以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为核心,建设1个完整的生态有机农产品产业链,分别在各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建立10 个不少于1万亩的有机农业开发园区,培育100个有机农业科技企业,培育1000个有机农业合作社,使100万农民的户均收入或人均收入增加5-8倍。
三、进展情况
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于2010年开始建设,2010-2012年均被列入山东省和聊城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共分三期,一期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包括果品、蔬菜、副食及综合等交易市场,以及相应的配货、冷库等项建设,将于下半年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包括有机农产品研发中心、高科技孵化园区、示范农业等;三期工程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包括有机绿色农产品市场、保税物流区、会展中心等,整个工程拟于2015年全部完成。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开工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
四、几点设想
鉴于聊城为全省重要的农业大市,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在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未来主要设想是:
(一)通过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力争把聊城打造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积极申报聊城艾科生态有机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把聊城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通过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强有力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力争使该项目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商品市场重大项目和商品交易市场示范工程。
(四)通过三年的建设和运营,把项目打造成为“华北生态新城”,把聊城建成为“中国有机农都”,为把聊城建设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物流商贸中心城市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