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12月9日在京发布报告称,2012年6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较2011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大学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高达16.4%,此外二线城市失业率显著上升。
此次调查发布的《中国城镇失业报告》称,2011年中国城镇整体失业人数超过2770万人。西部地区失业率最高,东、中、西部失业率分别为6.9%、8.3%和14.1%。
这可能是中国民间首次对失业率做的调查,而此前中国政府没有公布过失业率的调查情况。
“说起来挺遗憾,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重要的基本信息都不清楚,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决策都是不利的。我们这次调查,是为了帮助了解中国国情,帮助分析它的状况和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对财新记者表示。
美国2012年10月失业率为7.9%,6月为8.2%。金融危机中的2009年10月,美国失业率曾到达10.2%,为1983年4月以来最高。
“中国的失业率情况并不严重。”甘犁评论说,“我们调查后才明白,主要是历史遗留原因导致,下岗工人得不到合适的岗位再就业,拉高了整体失业率。随着他们逐渐退休,失业率会逐渐下降。”
较美国劳动者失业率随年龄单调递减的特点,中国城镇失业率的年龄分布呈现明显的U型。2011年,21-25 岁的劳动者失业率高达9.6%,此后随年龄增加递减,但40岁以后又随年龄增长再次上升,46-50岁的劳动者失业率达9.3%。报告认为,老年劳动者高失业率是下岗浪潮的历史遗留现象。
报告称,大学生就业难是青年劳动者失业率偏高的主要原因。2011年,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仅为4.2%,而大学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达到16.4%,远超平均水平。
2012年上半年,26-30岁劳动者群体的失业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个情况是暂时性的,没有那么严重。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对工作预期过高,不肯屈就所致。过一段时间,当他们发现七八千的工作找不到,只能找到三四千的,失业率就会下降。最终会回归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较低的特点。”甘犁对财新记者说。
相比于美国失业率随受教育程度单调下降的特点,中国城镇失业率的学历分布呈倒U型。2011年,初中教育程度城镇劳动者的失业率最高,为11.2%;高中及职高为11.0%;小学及以下劳动者的失业率为4.9%;大专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为4.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为2.8%。
但2012年上半年,大学及以上的劳动者失业率上升了1.3 个百分点。报告称,这种变动反映了今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加剧:一方面普通工人用工荒恶化,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仍在继续。
该报告还称,退休政策不同导致老年男性失业率大大超过女性。50岁以上男性劳动者失业率大幅上升,远超女性劳动者。51-55 岁失业群体中,男性占78.1%;55-60岁失业群体中,男性更占到83.1%。
此外,2012年上半年二线城市失业率显著上升,由2011年的6.4%上升至2012年的8.7%,三线城市失业率则显著下降,由2011年的10.7%下降至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