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黑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食品网 发布时间:2021-05-07 查看次数:57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在黑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大量的微生物参与了黑茶的后发酵加工过程。微生物活动促使黑毛茶原料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物转化,不同类型黑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较大,主要源于它们黑毛茶原料的不同和后发酵加工工艺的差异。因此,研究人员采用相同的黑毛茶原料,在我国四个黑茶主产区,按照传统加工工艺,分别制备成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和青砖茶等四种黑茶产品,继而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黑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该研究在黑毛茶原料及其制备四种不同类型黑茶中共计鉴定出569种非挥发性化合物,其中86种成分的含量水平在不同类型的黑茶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黑毛茶原料在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中,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特别是黄酮类成分易发生羟基化、甲基化和糖苷化等分子结构修饰。不同类型的黑茶后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的不同可能是这些修饰产物组分和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初步查明了微生物发酵对不同类型黑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揭示了微生物发酵引起的多种特征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子结构修饰现象,有助于为黑茶品质的科学评价和加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