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中国农科院智库系统总结的潍坊乡村振兴“三个模式”在京发布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1-04-22 查看次数:712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发布《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三个模式的实践探索。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出席会议。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主持会议。

  张合成强调,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战场在哪里,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就在哪里,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建设中,要优先打通城乡堵点,突出缩小城乡差距。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必须把缩小城乡六个方面的差距作为重要研究课题:把缩小收入差距作为乡村振兴的考核指标;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农民得到获得感的直接体现;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首要任务;要防止数字鸿沟成为城乡差距的新表现;把缩小贫富差距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导向;必须优先缩小农业科技投入强度的差距,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张合成表示,在我国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系统梳理潍坊市“三个模式”的演进及内涵,深入研究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的先进经验并发布报告,对全国其它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他指出,中国农科院与潍坊市组织专家编写的《实践报告》,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了典型理论模式,希望中国农科院与潍坊市进一步加强沟通,拓宽合作内容,在强化合作质量上下工夫,使合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农科院战略研究中心编写的《潍坊市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实践报告》,是中国农科院建设国家高端农业智库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近年来,中国农科院战略研究中心连续发布了农业展望报告、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绿色发展报告、农业科技前沿热点与竞争力报告,成功主办了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农业农村发展领域发挥了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市场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陈萍,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副司长邱天朝等出席会议。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