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端稳中国饭碗 筑牢大国粮仓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2 查看次数:558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粮食生产数据: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在疫情与灾害叠加的双重考验下,中国粮再次交上了一份弥足珍贵、成绩亮眼的答卷。

  “‘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确保粮食安全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头等大事,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风险意识,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端牢中华民族的铁饭碗。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对记者表示。

  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到“十四五”规划建议,关于粮食安全,有一个不变的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重点任务上,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良田粮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植树种草、挖湖造景等“耕地非农化”行为,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落实“两藏”战略,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卡脖子”技术,推动品种更新换代,集成推广以全程全面机械化为载体的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升抗灾稳产能力。加强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智能化、自动化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增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支持保护制度,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坚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推动出台《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法》,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

  同时,要在全国选择一批主产县,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推行“按图索稻”“按图索麦”订单生产模式,打造一批强筋弱筋专用小麦、优质食味稻、加工专用稻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提升口粮作物质量效益。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