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1663.25公斤!我国玉米亩产再创新高

来源:中国农网 发布时间:2020-09-28 查看次数:870

9月25日,在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实收测产暨现场观摩会上传来好消息,新疆奇台总场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663.25公斤,打破原有1517.11公斤的全国亩产最高纪录,实现146.14公斤的大幅提高。当日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并公布了这一结果。

  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的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面积共200亩,参试品种共78个,由该团队连续12年在此开展玉米产量潜力突破研究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此次测产实收面积合计30亩,结果显示,示范田内包括MC670、中单111、中单8812等11个品种单产均超过每亩1500公斤,高产主要由于亩穗数和单穗粒重均有提高,其中最高产田每亩穗数达到8600穗,每穗单穗粒重达192克。该项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已趋于成熟,可稳定实现亩产1500公斤水平。

  高产潜力的挖掘过程是生产科技最高水平的综合体现,不仅为品种选育、生产管理和资源高效利用等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也是“藏粮于技”的具体体现。团队首席李少昆研究员介绍说,研究团队长期坚持探索玉米高产潜力,搜集全国育种单位有高产潜力的品种,在水肥一体化管理条件下,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扩大群体来挖掘产量潜力,明确了“密植增穗增产,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该项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藏粮于技”重大任务等多个项目支持,也是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

  目前,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已在奇台总场大面积推广。副场长赖军臣告诉记者:“总场10万亩生产地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100公斤以上水平,并全部进行机械粒收、烘干收储和秸秆还田,很多农场职工甚至玉米亩产达到1400公斤以上。”奇台总场10连职工赵立今年种了40亩玉米,在前一天刚刚全部机收完毕,总共收获57吨多玉米。

  玉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但当前玉米存在单产水平不高、高产不高效等问题。2019年我国玉米平均单产是历史最高水平,也仅为421公斤/亩。专家认为,此技术将我国玉米产量潜力每亩提升超过400公斤,展现了“藏粮于技”的潜力。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