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摸底调研展开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31 查看次数:633

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摸底调研展开

  调研组在饲草料加工企业调研。

  8月20日-24日,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专家组赴青海省西宁市、海北州等地,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草牧业发展、草原防灾减灾、草业统计监测和饲草种业等工作开展调研,为编制《“十四五”现代饲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优化实施提供决策支撑。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一项惠民政策。自2011年实施以来,补奖政策已实施了两轮,惠及1200多万户,5000多万农牧民。

  青海省自2011年起,在全省草原牧区实施了五年为一个周期的两轮草原生态补奖,涉及全省草原牧区的21.54万牧户、79.97万牧民。10年来,国家累计下拨青海省218亿元补奖资金,青海省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全额核发到户。目前,青海对2.45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2.29亿亩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全省天然草原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调研组由全国畜牧总站牵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畜牧总站等单位的多位长期从事草原生态保护、草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到西宁市湟源县、海北州刚察县的牧区,走访农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工作完善建议。调研组专家一致认为,补奖政策实施10年来,通过资金直补到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发展草牧业等多种措施,初步遏制了牧区草原退化的势头,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补奖政策的实施还有效助推了牧区的脱贫攻坚,增强了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深得农牧民群众拥护。

  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指出,2020年是第二轮补奖政策的结局之年,也是新政策的谋划之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研究本轮补奖政策结束后的政策。据此,此次调研是在深入分析当前补奖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补奖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下一轮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