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要闻 >> 阅读文章

第二届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高层论坛与农民文化节在长春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下乡网 发布时间:2010-08-27 查看次数:4887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2010年8月1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高层论坛与农民文化节在长春市吉林大学国际报告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农业分会会长宋树友,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姚秋杰,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发展司司长张蕾,长春市副市长陈巳,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李振雄,中国农技协设施果蔬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志斌,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处长陈海章,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副处长邢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祖辉,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农业委员会秘书长胡伯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农化服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光、副主任兼秘书长吴一,中国农技协设施果蔬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尚庆茂、,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辛士、秘书长吴煜欢、副秘书长邹东云、副秘书长葛玉梅,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书记吴加志,中国创意农业国际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筹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凤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正河,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执行院长李中华,河北省特产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希望,河北省农牧经济学会副会长金峰,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植物营养与资源专家组长吴玉光,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黄海,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李道恒,农民日报社网络部主任钟欣,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组等,会议由长春市政府秘书长姜宝忠主持。长春市副市长陈巳、中国农业大学的副校长傅泽田致开幕词。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泽田的报告题目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报告中提出了在我国应该发展低成本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体系。首先列举了我国农村信息化现状与问题,然后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为什么要走低成本之路,最后提出了如何构建低成本农村信息综合服务技术体系。
    吉林省农科院常务副院长郭庆海做了题为“综合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报告。首先分析了专业型与综合型合作组织的内涵,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法》),综合型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本社区内或相邻社区内农户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提出不要将农民合作的发展空间限于专业领域之内,从实际出发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允许多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重视综合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适合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反映了村落文化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反映农民的社会诉求,有利于促进农民合作金融发展,专业型与综合型合作组织并行不悖,是世界各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规律。最后的结论是综合型合作组织是中国合作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只要综合型合作组织符合农民的合作意愿就应当鼓励其发展并给予相应的法律地位,综合型合作组织是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要给予综合型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样需要组织起来的农民。
    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发展司司长张蕾的报告题目是“发展民林业专业合作势在必行”。在报告中她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林权改革的现状:截至目前,全国已完成林改确权面积19.5亿亩,勘界发证14.7亿亩,占分别集体林地的71.3%、53.7%;已发放林权证6419万本,6113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2亿多农民获得了发展林业生产增收致富的生产资料。明晰产权仅仅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林业要实现更大的效益,就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具有四个重大意义:第一是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具体体现;第二是林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需要;第三是保障农民权益、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科学选择;第四是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科技推广普及的有效途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存在突出的问题:发展势头是发展较快。到2009年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成立各类林业合作经济组织4.35万个,联合农户1654万户,经营林地面积1.5亿亩。其中,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4万个,入社农户502万户,合作社经营的林地面积为4670万亩。我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是经营范围广、组建主体多、经营模式活(有股份合作模式、有统一销售模式。也有统一技术模式、合同定单模式、提供担保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运行不规范、经营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缺乏。加快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的工作思路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宏观管理、实行典型带动、加大政策扶持。这个报告为如何在林业专业发展上提出了新的思路。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陈建华的报告题目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他提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适应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新型农化服务体系包含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而合力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做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摒弃利益部门化;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专题教授张正河的报告题目是“订单农业与现代农业”。他首先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中国的威胁是食物供应,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这16亿人口既是财富又是包袱,中国的粮食缺口将在1-2亿吨,而且将遇到9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订单农业,订单农业是解决农业生产的矛盾与可能的路径之一。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业。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订单农业则为先找市场后生产。订单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农户与科研、种子生产单位签订合同,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农户与专业批发市场签订合同,依托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农户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签订合同,农户通过经销公司、经纪人、客商签订合同,依托流通组织发展订单农业。而订单农业的问题就是违约,违约的原因来自各个方面,解决违约的方法是运用蛛网理论、运用周期波动理论、运用商品期货发现价格、运用心理学规律、运用利、情、法、政综合手段,以利为主。做一个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张教授最后列举了大量成功的案例说明订单农业的优越性。代表们听了张教授的报告深受启发和教育。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祖辉院长的报告题目是“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他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作业标准化、经营一体化 、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产业组织化。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就是帮助小农对接大市场、提高农业一体化水平、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农民多元化利益、完善农业双层经营制度、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执行院长、青岛农业大学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青岛市人大常委、青岛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李中华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思考”。在报告中提出了合作社的本质是人们的自制组织、是自愿联合共同所有的民主管理的企业、是人们需要实现和满足共同的社会经济、文化与愿望的平台这些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农村经济合作社 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作社的三大特点就是组织性、经营性、服务性。体现联合体、实体、载体三大功能。在合作社发展上有创办趋利化、入社门槛化、销售买断化、股权集中化、组织空洞化、服务单一化、实体零碎化、运行私企化、控制形式化、分配模糊化等十种新动向。合作社是一个综合的实体,要实行多种管理,并日本崎玉产销中心专业合作社的经验,这个合作社自己开发有机肥料提高产品的信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社员的素质、组织标准化生产、推进田间检查保证产品的质量、密切消费者群体、重视消费者的声音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产销一体化、多元销售渠道、建立体系化的平台使产品的生产、销售扩大。在谈到我国合作社的发展上认为关键的人才四少:一是合作社中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合作、肯奉献的带头人少;二是了解合作社知识、善于利益共享、风险公担的农民社员少;三是行政指导部门中通法律、懂政策、会监管的指导人员少;四是理论深厚,善于把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国情融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科研人员还少。在合作社理念上应该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专业合作社要规避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要加强规范化,承担更多社会化服务职能。为此,应尽可能多地联合起来,探索建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会),也就是综合合作社。综合合作社的优越性是对于市场应对能力薄弱的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来说,通过合作与政策支援,可以使自己的经营(资金互助等)和生活(社会保障等)得以持续的发展。即生产者合作社与消费者 之间的合作,以产消对接,带动消费革命,进而也推动合作社的共赢。 要互学互助、行业自律、共谋发展。 扩大业务范围实现 “ 服务+ 经营” 要从“ 产地型 ”走向 “ 产业型” 。不单生产或零售初级产品,而是通过合作联合实现规模与品牌升级,实现合法垄断。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民办与公助相结合,才能稳定、迅速的发展起来。
    几名专家的报告不时得到热烈的掌声,与会的代表和专家们聆听了一场高规格、高档次、高水平的论坛,这次论坛办的非常好,特别成功圆满,这对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建设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还有一些专家精心准备的报告由于会议时间的变动未能在现场进行,在此我们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队会的支持表示中心的感谢!这些报告是:
    1、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经济专家柯炳生的报告“推进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2、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士刘 旭的报告“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片说明:
图1-图2、会议现场
图3、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老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农业分会会长   宋树友
图4、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傅泽田
图5、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发展司司长  张蕾
图6、吉林农业大学校长   姚秋杰
图7、长春市副市长   陈巳
图8、中国农技协设施果蔬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志斌
图9、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李振雄
图10、长春市政府秘书长   姜宝忠
图1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   陈建华
图12、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祖辉
图13、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执行院长、青岛农业大学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   李中华
图14、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专家   张正河
图15-图16、媒体采访、集体合影

相关链接:
中国农业大学校办产业办公室:http://www.cau.edu.cn/cyc/cyc/show.php?id=news&tid=341
三农在线:http://www.farmer.com.cn/news/jjsn/201008/t20100819_572190.htm
中国农业大学:http://news.cau.edu.cn/show.php?id=0000040458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http://www.caaa.cn/show/article/2010/08/185654.html
农网快讯: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1008/{9E70A514-7DCC-46E8-81F3-24C92A57DE91}.shtml
辽宁金农网:http://www.lnjn.gov.cn/exhibition/exhiditionnews/2010/7/166803.shtml
伊农网:http://www.ycsagri.gov.cn/ShowDetails.aspx?id=27347
长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http://www.ccfao.gov.cn/chinese/news/content.aspx?url=/bdyw&ID=1355
中国农民网:http://www.farmer.gov.cn/zx/zxd.jsp?newNo=39135&chanelNo=4
《中国无锡》政府门户网: http://www.wxnb.gov.cn/qgxx/1107293.shtml
西部农业网:http://www.xbny123.com/zhanhui_yemian.asp?id=1513
中国乡村网:http://www.zgxc.org.cn/html/sannongtansuo/nongminhuati/20100819/971426.html
中国农业全搜索:http://zgnyqss.com/news/huiyi/2010/0819/38627.html
中国新农村信息网:http://zgxncxx.feiba.cn/Newsview/?1569.html?ClassID=6
东方时报网:http://www.eastern-times.com/flpd/html/?5733.html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