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坚持向外输送和域内挖潜相结合黑龙江针对农民“挂锄期”实施转移就业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08-19 查看次数:630

 近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挂锄期”农民转移就业专项行动方案》,在全省启动“挂锄期”农民转移就业专项行动。

  《方案》提出,农民转移就业要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多措并举、挖掘岗位,统筹推进、形成合力的原则,分利用好当前“挂锄期”、农闲期,组织广大农民赴省外中长期和省内灵活务工就业,不断扩大农民转移就业规模。到9月下旬秋收之前,推动农民新增转移就业100万人,劳务收入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中兴村农民林冬冬向村劳务协会提出“地种完了,我想在附近打工再挣点钱”的想法,中兴村劳务协会仅用一个小时就帮他联系到了县里的绿化岗位,第二天即务工上岗。据了解,绥棱县成立了县级农民劳务输出协会,11个乡镇设立农民劳务输出服务站,76个行政村设立农民劳务输出联络员,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农民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和成功率。

  绥棱县先后与宏达食品、青岛福尔康制衣公司、大连云飞复合地板厂等26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年稳定输出务工农民2.6万人。同时,还在县内发展了建筑、绿化、废品收购、草柳编加工、木耳加工等劳务产业,长期务工人员3500人。目前,全县农民劳务协会共吸纳长期会员4000人,直接精准对接转移就业8000人、间接带动转移就业5000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8.3%,一次性对接成功率达95.1%。

  大庆市肇州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聚焦“六稳”“六保”任务,以“挂锄期”农民转移就业为统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农民灵活务工就业。截至目前,劳务输出总量达到11.0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劳务收入9.7亿元,其中灵活务工就业5万多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近五成。

  肇州县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挥县工业园区龙头作用,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就近就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季节性空闲时间,鼓励协助农民就近就地对接园区企业,进行短期务工。云天麻纺织吸纳用工149人,心源食品吸纳用工89人,昆仑啤酒吸纳用工95人。同时,开放4处露天市场共计1130个摊位,道路分散摊点485个,带动从业人员6100余人。恢复农村大集,保证每日至少有14个村赶集,每周104个行政村全覆盖。

  肇东市以中粮生化、星湖科技、伊利乳业、大庄园肉业和冰榕生物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按照“组织一体化、产品订单化、生产标准化、服务全程化”要求,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2个,直接吸纳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67个,带动2200多名农民自主创业,间接吸纳两万多农民参与种植、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实现转移就业。截至目前,肇东市农民转移就业23.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1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5%、10.6%。其中,市内转移就业12.2万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51.2%,较去年同期增长34.5%。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