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95%以上,省级保护品种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请问农业部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十三五”目标如期实现?
答:《规划》在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即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保护,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驱动,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的新格局。围绕具体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一是完善保种体系,提升保护能力。对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遗传资源全面落实保种主体,完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相结合的保护体系。二是建设预警体系,提升监测水平。建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系统开展藏区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实现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信息全覆盖。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畜禽保种绩效管理、利益分享和联合协作资源保护机制,进一步发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作用。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保护水平。整合各类保种主体的资源和科技力量,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种质特性评估分析和保种方法技术研究,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推进种质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问:《规划》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利用地方畜禽品种开展自主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保种是基础和前提,开发利用是目的和根本。“为了保种而保种”,既不现实,也不会长久。“十三五”期间,资源工作要努力做到有效保护与有序开发相结合、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相融合,为现代畜禽种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规划》在重点工作中提出要推进种质创新,提升利用水平。具体措施:一是突出机制创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积极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本品种选育和经济杂交利用,挖掘市场潜力。二是突出科技创新。鼓励支持以地方品种为素材,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节粮型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三是突出管理创新。完善畜禽新品种审定办法,探索开展畜禽新品系审定。四是突出多元开发。加大蜜蜂、兔、水禽、马、驴、骆驼、鹿等特色畜种的开发,挖掘地方品种文化内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五是突出品牌创新。加快已育成新品种、新品系和配套系产业化开发,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特色畜产品供给能力。
问:如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答:为实现畜禽遗传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规划》还提出了三大保障措施。首先,强化依法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法制化水平。其次,加大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资源保护利用,引导地方开展资源保护保险试点,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并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第三,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利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争取广泛支持,营造有利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