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我国科学家倡导“基因组编辑作物”管理框架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1-29 查看次数:868

  基因组编辑是对基因组进行定向改变的技术,目前在医学中非常热门。有专家预测,该技术将在作物育种上也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然而,对于基因组编辑产品,世界各国尚处于观望状态,也无相关的管理标准。日前,我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与国外科学家联合撰文,对基因组编辑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提出管理框架。

  文章作者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认为,常规育种已为农业生产作出巨大贡献,但有周期长、效率低的缺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能对目标基因进行精准的编辑,在育种的效率和可控制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育种手段。育种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农业可持续性地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还可以帮助育成抗病品种,减少对化学农业的依赖。我们不能错失这样一个大好机会。

  为了规范和推动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李家洋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研究员黄三文、德国马普学会发育生物学所所长DetlefWeigel、美国科学院院士RogerBeachy等联名对基因组编辑作物管理提出建议:首先,研究环节尽可能降低材料的传播风险;其次,必须确保证明基因组编辑作物中的外源DNA被完全去除;第三,如果基因组编辑作物中的目标基因是参照不同物种的同源基因进行编辑,必须注明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此外,通过全基因重测序技术检测并记录基因组编辑对基因组序列造成的所有变异,确保无脱靶发生;最后,应将上述4点写入新品种审定和登记制度中,在满足这些条例的基础上,基因组编辑作物在进入市场之前应当只需要接受和常规育种作物同样的管理。

  《自然—遗传》编辑部同期发表社论,完全支持该管理框架提出的管理机制。社论高度赞扬了李家洋等人倡导的应该基于产品而非基于技术管理规范理念。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