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十省市一对一试点:补办身份证 不用回老家(图)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12-18 查看次数:990

  网上信息协同处理构建异地办证平台 

  据介绍,江苏省公安厅建设了专门的异地办证平台,加快网上信息处理,省市两级有专人协调解决窗口办证中的具体问题,保证一次性办结。“异地办证点通过平台初步核对申请人身份后,当场采集相片和指纹信息。户籍地县级公安机关登陆平台完成证件审核签发,身份有嫌疑的,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核。省厅完成制证后,直接寄到办证地,办证人在20个工作日内领证。”江苏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跨省身份证异地受理,存在审核时间差。湖北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罗强介绍,为解决相关问题,中心开发了“全省通”办证平台。在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增加“异地预受理”功能模块,将照片检测与“预受理”模块整合,实现异地受理与照片检测同步。各市、州在本级人口信息系统中增加“异地受理提醒”功能,及时将异地受理数据下发至户籍地派出所审核。

  “目前,在武汉市、襄阳市、黄冈和黄石城区已经实现了身份证异地受理。截至11月20日,全省受理制作异地身份证13万余人次。”湖北省户政基础支队工作人员介绍,2016年上半年,湖北省将在全省各地设立异地办证受理点,并全面实现市、州内异地办证。届时,户籍地在湖南省、现居住地在湖北省的居民需要换领、补领身份证,可在省内就近异地办理。

  全国通办尚需技术、政策、制度支持 

  既然试点如此成功,并且人口管理信息化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了,那么为何不迅速在全国推开异地受理,实行全国通办?

  “异地受理改变了现行的办理流程,目前全国通办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包括证件合法性确认、受理程序调整、管理责任认定等。”李强说,异地受理需要申办地、户籍地、制证地三方紧密协作,严格把好受理关口,防止冒领、骗领及冒名挂失等问题发生。因此,实现全国通办居民身份证,需要改造完善现有的信息系统,建立健全信息查询应用工作机制,满足居民身份信息传输、核查、签发、制证需求,简单说来就是探索实现“居住地受理传送—户籍地审核签发—居住地制作和发放证件”的模式。

  据悉,公安部明确,2016年7月将在全国大中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推广异地受理,2017年7月,将在全国实施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工作。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