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怎样才能让基层难题不再难?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12 查看次数:1057

  怎样才能让基层难题不再难?

  ——一次乡村干部例会带来的思考

  日前,记者下乡采访,来到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旁听一次乡村干部会议。会前、会中、会后的耳闻目睹,让记者对当前的农村基层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思考。

  “要计算农民投入损失,还要计算农民收入损失”

  4月30日,记者跟随江苏省、市、县农业部门干部和专家,来到大桥镇调查一桩混合肥导致400多亩西瓜几近绝收的事件。

  “从群众反映情况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赔偿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季节不等人啊,农户心里急啊!”当天下午,在镇政府会议室里,镇党委书记陈国军的声音里透着急迫。记者身边的镇干部悄声介绍说,这是镇、村干部例会,总结本月、部署下月工作的。

  从陈国军的工作回顾与部署中,记者听清楚是这么回事:今年3月27日一大早,镇政府大院先后来了几十名农民反映问题。去年秋播时,擅长大棚西瓜种植的大桥村37户农户,转包了洋南、中港、东塔3个村428亩地发展大棚西瓜。

  今年2月14日移栽前,瓜苗一切正常。移栽后10多天,部分农户发现西瓜出现僵苗,瓜苗越长越小,并出现卷叶、枯叶、死亡。他们怀疑是使用了苏南一家企业的混合机肥出的问题,农户们请求政府帮他们讨个说法。

  为此,大桥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和大丰市农业部门专家一起,多次与肥料生产企业交涉、谈判,尽最大的努力为农户索赔。“农民的损失,不能光算投入损失,还有收入损失;误了一季,收入损失可是投入损失的几倍啊!”陈国军声调又高了些。

  “我们一定要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当务之急是要帮助群众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减灾安民,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陈国军毋庸置疑地说。镇长徐中健宣布:“分3个组开展工作,一家一户地调查、计算农户的损失,做好减灾增收工作。”

  乡村干部会听到这儿,记者感觉到,这些乡村干部,还真是不含糊,对农民群众受损失当回事儿,不光是上午在与农肥企业负责人交涉时,痛心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会上,也激情难抑,扎扎实实地将灾后补救措施落到实处。

  “农业园区要打造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平台”

  “现代农业园区,究竟应该怎样搞?怎样才能高效?怎样才能带动农民致富?怎样构建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怎样才能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陈国军说到又一个话题,一连提出几个问号,会场有了议论声音。

  镇政府旁边,有个丰禾大地现代农业园区,500亩的高效设施油桃连栋大棚内,油桃已有鸭蛋大小,长势喜人。常姓投资客商告诉记者,他们的油桃项目和附属的农业休闲旅游项目,能在短期内迅速上马见效,多亏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

  园区负责人介绍:“我们利用棚内棚外的温差,合理控制温度,油桃从种植到收获15个月左右,大棚油桃一年生长、两年稳产、三年丰产。桃花腊月开,第一批油桃5月中旬上市,早于户外70天,亩收益将达到5万元。”

  会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大桥镇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项目,流转土地3.3万亩,签约1000亩以上的高效农业项目7个,500亩以上的高效农业项目19个,500亩以下的高效农业项目37个。

  “但是,我们一些干部的思想还不够解放。”乡村干部会议上,用几个俗语名词,概括了思想不够解放的现象:“怕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怕肥水落入外人田”,“怕多事多累多麻烦”……

  陈国军拿农业园区举例,说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给本地带来什么。他指着窗外在建的50亩桃花源农家大院和100多亩的台湾泥鳅育苗基地,以及高高的打井机架正在开发的温泉旅游项目说:“这是给大桥镇送人气、送财气来的啊!”

  为加快发展农业休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平台建设,会议确定5月中旬举办“丰禾大地首届油桃采摘文化季”活动。原计划是5月上旬,这次会议商定,考虑到油桃的成熟程度和便于游客采摘,改在中旬。

  会间,身边的村干部悄声告诉记者,届时,畅游桃园、采摘油桃、品鉴油桃、水墨油桃等多项大型活动,将吸引更多游客光顾;雕刻大师将现场表演油桃手工品制作,并现场带学徒做;烹饪大师制作农家大院“全桃宴”,请来宾品尝……记者听罢,从他们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期待中,感觉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创造与创新,辛苦与乐趣。

  “农村环境整治要从人们看不到的偏僻角落做起”

  近年来,大桥镇农村环境整治,已经让大多数村组农庄旧貌换新颜。一个突出的标志是,村庄道边添了许多垃圾箱。“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垃圾箱大多放在农庄前排的大路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眼看到的干净。”陈国军在会上说。

  身边的镇干部悄声介绍说,尽管村庄道边添了许多垃圾箱,但是后排的农户不愿多走,生活垃圾和各种废弃物被人为地丢于房屋周围或沟塘中,不少农户还没有养成及时把垃圾送入垃圾箱的习惯,形成了村庄偏僻角落多垃圾的现象。

  会上明确提出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办法,强化农村垃圾处理的责任,规范村民行为;镇村组设立专职环保员,负责农村环境的日常清扫和垃圾的定时清运,使农村环保卫生有专人抓、专人管。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

  “农村环境整治,要从人们看不到的偏僻角落做起。”陈国军在会上列举了要注意整治的“偏僻角落”。第二天上午,负责环境整治的镇协理员任以进,就带人来到大桥村一段不引人注意的坑洼污水路段踏勘,落实解决方案……

  一次乡村干部会议内容很多,记者记录和报道的仅是其中二三,感触和感悟却更多。突出的一点,是乡村干部的努力与不易,追求与成效,都离不开一个“严”字和“实”字。唯有“严实”,才会让很多基层的难题才不难。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