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中国推进农村地区步入“太阳能时代”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9-19 查看次数:1200

  在山西临汾市曲沃县,一户居民正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上能发电”这一幕引来了邻居们的围观。

  通过银光闪闪的光伏板组,太阳能就能被转化为电能,零耗能而且清洁环保,这比烧秸秆和燃气更加便利、清洁。正在此间举办的中国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多位受访专家看好这种新型绿色能源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应用。

  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洪钟说,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太阳能”的普及使用,有利于中国推进节能减排。

  “太阳能用之不竭,污染极小,潜力大,到2020年将比2010太阳能发电增长10倍以上,利用太阳能是发展趋势。”他说。

  中国老牌能源大省山西也在推广使用这种新能源。截至2013年底,共安装太阳能路灯近37万盏,覆盖这个省96%的县级区域。在山西东南部的武乡县丰州镇,村村安上的太阳能路灯让太行山的农民告别了摸黑走道的历史。

  “装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后,每发一度电国家都给补贴。发电除了自用,剩余的还能卖给国家。”临汾市曲沃县居民乔永生说。

  除了利用太阳能发电外,中国部分农村还利用太阳能供热、取暖,一些农村用户还将太阳能誉为“省钱的高科技”。

  尽管太阳能的优点颇多、推广利用具有前景,但是有专家认为,目前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推广使用太阳能仍然存在现实困难。

  业内人士认为,以家庭光伏电站来看,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会制约其推广,一个家庭光伏电站投资少则两三万,多则十几万,对于贫困的农村地区而言,推广起来更加困难。

  “太阳能发电厂成本也很昂贵。”李洪钟说,中国太阳能光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村电气化和离网型太阳能光伏产品,真正并网型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远未形成。其原因一是光伏发电的成本很高,二是缺少推动光伏产品市场发展的持续稳定机制。

  李洪钟认为,当前生产光伏电池的晶体硅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市场也主要在国外,90%的产品都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外市场,呈现出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情况。

  专家建议,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国百姓使用太阳能的积极性,除了提供补贴政策,当前仍需从改进技术环节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立足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通过国家政策的推动,为光伏民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