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向沙漠要绿洲 让荒山披绿衣 内蒙古贯彻“8337”发展思路发展生态产业纪实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下乡网 发布时间:2014-07-17 查看次数:1444

    伴随着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深入破题、全面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如今,治沙领域异军突起的亿利库布其模式,即将为中国整体治沙业带来一场大的变革;蒙草抗旱发起的小草行动正在以燎原之势引发草原生态链的系统恢复;而天龙生态作为荒山生态修复的后起之秀,其独创的科技型生态修复体系,在国内荒山石山生态修复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亿利资源 大漠最深处的绿色屏障

    众所周知,内蒙古西南部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过去只要起风,这里的沙尘一夜就能刮到北京城。而亿利资源25年来进驻大漠深处,用产业与技术互进的方式让库布其实现了大变脸。

    从最初的盐场自救,在沙漠里修建公路网,到用网格固定沙地,然后种树、种草,种草药。再到人工种植和大规模的飞播,直至在沙漠外围建成一条长达242公里的防沙生态屏障,牢牢锁住沙漠风沙,保住绿色成果。目前,亿利资源直接绿化面积已达5153平方公里,控沙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仅其“水气法植树新技术”这一创新,就使沙漠植树的成活率由20%提高到85%以上。

    在植被稳定、土质转化的绿地上,亿利资源又通过培育苗圃,发展沙漠农牧业、建设沙漠产业园区,发展特色沙产业,从而反哺治沙事业。此外,今年4月初,亿利资源又开启了南疆生态修复建设工程,这是亿利人走出库布其,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构建沙漠绿色屏障的又一次壮举。

    蒙草抗旱

    万亩草场背后的生态链

    内蒙古8600多万公顷草原,自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大面积的垦草种粮,生态系统日益恶化。蒙草抗旱经过12年努力,综合应用多年潜心研发的核心技术与成果,成功实现对大青山万亩草原生态系统的修复。

    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蒙草“研发-种苗培育-苗木种植基地-销售-工程设计及施工”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行业龙头企业,为“草原生态修复模式” 因地选育提供了保证。蒙草抗旱董事长王召明说,“只有因地制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环境优化。没有实现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谐生存的草原修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原修复。”

    为达到草原生态系统的大循环,蒙草抗旱始终倡导不使用高成本的奇花异草进行绿化,走符合国情、地情的生态建设之路。据悉,未来,蒙草抗旱将进一步完善企业牧草种子、牧草种植、牧草仓储、牧草流通的草业产业链,为提升中国草产业竞争力,构建草原生态安全屏障而出力尽责。

    天龙生态

    科技修复荒山的践行者

    相比之下,比沙漠与草原更难修复的荒山,是横亘在自治区生态屏障建设面前的另一大难题。而早在2001年,天龙生态便怀着让荒山变绿的朴素梦想,先试先行,投身大青山南坡绿化改造项目中,构建守卫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当年专家说,这是人一辈子也难以恢复的荒山。在大青山生态修复的初期,这确实是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项目”,总经理崔贵明介绍说,面对环境恶劣的大青山石质山区,天龙生态得益于在科技上不断创新,总结出“天龙八步+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三位一体的节约型生态修复模式,历经13载,实现造林300余万株,修复大青山6万余亩。成功解决了土壤水源先天缺失的大青山生态修复难题,为国内荒山石山生态修复提供了现实依据。

    天龙生态品牌战略顾问张今博强调,依托荒山生态修复的现实成果,天龙生态将不可利用的荒山改造成生态建设用地,并引进生态旅游景区、超旱生林木种植等,适合农民、符合生态、迎合科技的产业,利用绿色与发展双赢的循环发展模式,持续带动荒山周边百姓共同致富,努力打造科技型生态修复第一品牌。

    众所周知,内蒙古生态屏障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草原、沙漠、荒山,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环境的整体恢复。沙漠、草原,荒山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价值至关重要。而这项利在当代、功及未来、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是一项长期且需要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

    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内蒙古自治区各企业在生态修复各自领域中,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用科技创新的动力、先进模式的引领,产业带动的能量,让沙漠变为片片绿洲,让草原重新水草风貌,让荒山恢复原有的绿色,为积极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绿色内蒙古、美丽中国梦而共同努力。(通讯员 李雪岩)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