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扫描 | 手机版客户端下载 |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本站首页
欢迎光临!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业新闻 >> 阅读文章

中科院超级稻 农作物氮高效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05-04 查看次数:1653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团队发现,中国超级稻增产关键基因DEP1在水稻氮高效利用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从而找到一条在保证粮食总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且减少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新途径。4月28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追求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稳定和提高,历来是作物育种家的最终目标。”傅向东表示,半矮秆作物带来的“绿色革命”成功提升了农作物的收获指数,为进一步增产,就要提供给农作物更多的氮肥。然而,过多的氮肥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

  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水稻的氮肥利用率很低,其中约有63%~72%的氮分别以氮气、一氧化二氮等形式排入环境并流失,从而造成大气污染及江河湖泊富营养化。因此,发现农作物中的氮高效利用基因尤为迫切。

  傅向东团队发现,之前克隆的水稻增产关键基因DEP1在水稻的氮肥高效利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DEP1基因的等位突变体在营养生长期表现出对氮肥钝感,但在生殖发育期对氮的吸收和利用率提高,最终使得水稻在适当减少施氮肥条件下有更高产量。

  研究人员还发现,DEP1基因能够编码植物G蛋白γ亚基。G蛋白是调控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传导蛋白,包括a、b和γ亚基。减弱Ga或增强Gb亚基的活性,均能对水稻造成氮肥钝感效应。这表明G蛋白参与调控植物对环境中氮信号的感知与响应,人为调控G蛋白信号途径能在同等肥力条件下带来水稻的稳步增产。

  专家表示,水稻DEP1基因这一新功能的发现,为“生态友好型”水稻高产和稳产提供了保证,也为揭示农作物氮高效利用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关文章
中心概况 | 联系我们 | 合作组织 | 战略伙伴 | 京ICP备09044653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03247号

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43信箱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890276 传真:010-62733339
邮箱:guoyou@nacc.org.cn 在线QQ:38579196